财务经理人网|财智东方.财务经理人网-致力于财务管理实践、打造卓越财务经理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全面预算的历史背景

[复制链接]

268

主题

1289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8105
发表于 2013-11-25 23:52:27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uling01 于 2016-8-13 14:01 编辑

全面预算的历史背景
1.1.1预算管理产生的背景
在商品经济出现之初,原始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手工作坊和货栈、客店等业主制,企业老板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市场不断扩大,于是出现了近代企业组织形式—合伙制。19世纪上半叶,随着欧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个人独资和合伙兴办一个企业,在技术和资金上己经不可能。于是股份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现代公司制已成为工商企业的标准组织形式。与此同时,公司规模急速膨胀,业务量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对公司经营进行高效率的管理。预算管理作为协调、控制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经济活动的管理方法受到人们的重视。
与现代公司制相伴诞生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也即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现代公司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需要不断扩大规模和拓展经营领域,企业管理过程日益复杂,资本所有者由于经营能力所限,不得不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经营管理。这在主观上也使得公司采取高效率的管理方法成为可能.
1.2文献回顾
公元1215年,英皇签署的《大宪章》中规定:“英皇未获得议会同意不得征税”。从此产生了预算的观念。1921年,美国颁布《预算与会计法案》,进一步扩大了预算控制思想的影响。它使得预算管理的职能为人们所了解。一些企业均采用预算管理方法。1922年美国著名学者麦金西的著作《预算控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实行科学的预算控制方面的问题。
1925年德国的李汉恩在其所著的《工业成本计算》中,论述了企业经营计划的内容。1930年,他又出版了《企业经济计划—商业预算》一书。这两种著作对德国企业预算管理的运用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关于预算的定义,观点较多I11。在《管理会计教程》中,查尔斯·T·霍恩格里(Charles T. Horngen)认为预算是行动计划的数量表达。克里斯柯吉里斯(ChrisArg州s)定义预算为一种由人来控制成本的会计技术。哈罗德·比尔克曼( Harold Bierman)则把预算分为两类,一类为预测,告诉经理人员他在未来将可能处于何种地位,另一类为标准,告诉经理人员预定的效率水平是否已经维持或达成。弗雷姆根(Fremgen)认为预算是一种广泛而协调的计划,以财务条件来表示。格伦.A·韦尔什(Glenn AWelsh)则认为企业预算是一种涵盖未来一定时期内所有营运活动过程的计划,它是企业最高管理者为整个企业及其各部门预先设定的目标、策略及方案的正式表达。
预算的职能是什么(Al。威尔士(Welsch )教授提出三大职能学说,即计划职能、控制职能、调整职能(Welsch.1976);安冬尼( Anthong)提出了计划、传达、动机形成、业绩测定四大职能说(Anthong.1975);而德克斯塔(Decoster ) 硕士学位论文则提出了预测、计划、权限付予、业绩测定、传达五种职能(Decoster, 1976).
美国人维恩·刘易斯在《预算编制理论新解》中虽未明确提出零基预算的概念,但他所提的内涵、方法与后来的零基预算相一致。
王斌、李苹莉在《预算目标确定与分解的理论分析》中认为企业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涉及多方权利和利益调整的政治过程。同时在《组织、设计、管理控制系统与财权安排》(会计研究,2003.3)中认为“企业战略决定公司组织结构和组织权力划分”。
苏寿堂在《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中提出要建立以目标利润为预算编制起点的预算编制模式。于增彪、梁文涛则在《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问题的探讨—兼论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一文中建议按每股收益为起点编制预算。王斌则在《企业预算管理及其模式》一文中提出按企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内选择不同的预算管理方式。
瓦顿(Wharton )在1995年出版的《年度红利契约中业绩评价标杆的选择》中指出,非财务指标是体现经理层绩效和公司发展前景的更好指示器。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第2章全面预算管理的历史演进
2.1预算管理的历史演进
预算管理在现代工商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深受企业管理思想、企业经营方式、企业经营环境等变量的影响。从预算管理的发展历史看,它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会计管理功能延伸的阶段,物质资源的规划与控制阶段,组织资源的计划与控制阶段,后预算管理阶段。
2.1.1会计管理功能延伸的阶段
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在西方得到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迫切要求加强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
霍斯金(K.W Hoskin)和麦克夫(R.H.Macve)在其著作《会计学:一门学科规训(之三)》中描述了管理权力如何使会计从过去的添补者(配角)变成了主角的[3]0 19世纪前,复式簿记还谈不上有什么重大影响,主要用于财务管理、检查账目或作为成本控制最基本的形式,在时间方面则往往着眼过去而不是未来,它是记录过去而不是预测或计划未来的手段。19世纪40年代,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运用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成为会计功能的一个发展方向.于是以为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服务的管理会计产生了。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为预算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预算管理在该阶段的特征表现为(1)强调计划、控制.“预算”( budget)一词起源于法文bougette,意思是皮革制成的袋子或公文包,引申为财政大臣公文包中的下年度的岁出岁入预算数。当时预算管理主要是对下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规划、控制;(2)功能单纯,方式、方法较为简单、粗线条。因为刚刚起步,处于幼年期,因此其具体的操作还比较稚嫩,功能也仅限于计划、控制等方面.
这一阶段预算从理论到方法都还不够成熟。预算管理先应用于政府机构的财政收支计划,后来才逐渐推广到工商企业的财务管理中。
2.1.2物质资源的规划与控制阶段
钱得勒在其《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描述了现代工商企业的预算管理是如何产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和早期成长过程在此之前可以告一段落,战后的经济衰退显示出在大型综合的工商企业的组织结构中,还存在着需要加以调整的重大缺陷。企业组织改革的结果是制度化管理的推行和权责分明的层级组织的形成,以及对企业物质资源控制的加强。预算管理也随之进入了物质资源的规划与控制发展阶段。
1.预算内容的初步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衰退对许多新兴的现代工商企业具有毁灭性的影响。从1920年夏天到1922年春天需求量突然而持续的下降,是美国现代工商企业所必须面对的第一次艰苦时期,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够迅速调整其存货,这个现实表明,当时的高层经理人员未能有效地对此做出计划。一些大公司如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对这次存货危机做出了反应:发展一套能够按照仔细预测而得到的需求量来规定和调整其产品流量的方法[4].这一套方法的重点就是对企业物质资源的计划与控制。
2.预算组织和程序的初步形成
通用汽车公司在完善预算内容的同时,进一步规范预算工作的组织与程序以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其它公司,如杜邦公司也调整了其预算管理组织功能。杜邦首先扩大执行委员会,执委会的任务是详细审核和批准分支公司指数(预算数)、评估分支公司的绩效、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价格政策和公司的其他总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规划长远策略以及为实现这一策略分配资源。另外,还设立了一些分支公司间的关系委员会以协调主要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的设定其目的在于增强对企业物质资源的规划和控制。
3.该时期预算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预算特点是:
(1)进行预算的动机主要是应对组织系统以外的问题,预算的逻辑起点是市场的需求;
(2)受这一时期古典管理思想的影响,预算偏重于组织结构和作业任务,忽略了组织中人的因素;
(3)预算的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式。预算指标由高层管理者确定后逐级下达给基层部门。
该阶段预算己开始强调长远规划,其计划性、协调性都较强,然而它只关注对物质层面的控制,忽略了“组织”控制,忽略了“人”这个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这使得预算管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时期,“预算管理在企业得到了急速的普及”,新的预算方法和预测方法都已成为标准的作业程序了。预算已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上的进步,它还促进了组织结构本身的完善和变革。因此,预算管理进入了组织资源的计划与控制阶段。
2.1.3组织资源的计划与控制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随着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管理学科的发展,人们对企业组织和管理性质的以及人的行为作用等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对企业预算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的是行为科学的发展。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学派得到了充分发展,传统管理思想只重视结构和工作任务,行为科学家则着重研究组织的社会心理系统,注重人的因素及人在具体组织中的行为方式。早期的人际关系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组织中人的行为的概念,行为科学家提倡参与式管理方法。
在行为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下,企业预算管理增加了行为管理的内涵。人们开始认识到不良的业绩更多的是由于组织中执行预算的人员没有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激励,而并不是预算系统本身的问题。因此对组织的各个层级进行明确的授权、激励和协调,以使他们的努力与组织的预算目标相一致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企业预算管理的职能在行为管理方面得到了扩展。在这一时期,企业预算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扩展和完善。
其特点为:
(1)预算管理的对象从以实物和资金为主的物质资源扩大为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在内的整个组织资源;
(2)预算管理的性质从完全的被动变得较为主动,人们认识到预算管理系统本身也可以影响组织绩效;
(3)预算管理的功能从一种单纯的计划与控制功能发展成为现在兼具计划、控制、协调、激励、评价等功能的一种经营机制,从而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位置。
预算管理在这一时期得到完善和扩展之后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如今被人们称之为“标准预算管理”的模式,到二十世纪90年代初的几十年间中被世界范围内的工商企业普遍采用,除了出现了诸如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新的预算方法之外,其管理模式未有太大变化。
2.1.4后预算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社会经济开始不同程度的从工业经济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转变。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明显增强,这种变化动摇了传统预算管理得以运行的基础和前提,预算管理缺乏适应性、费时耗力、各职能之间相互矛盾等诸多缺陷日渐显现。全面质量管理、平衡计分卡、作业管理法、标杆法等新的更具战略性的业绩管理方法逐渐盛行,于是,传统预算管理进入了一个与组织外部经营环境及内部控制环境相冲突的阶段,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调节呢?
一种观点是改良派,主张在现有的预算管理体系基础上进行改造,结合先进的管理控制理念和信息技术,修正传统预算的程序和方法,使传统预算与组织环境更加适应。具体方法包括:
(1)作业基础预算(activity-basedbudget. ABB)。作业基础预算方法在传统预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全面质量管理、作业成本法(ABC)和作业管理(ABM) 的理念设计的一种新的预算管理方法门。这种方法要求企业按作业流程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进行重点资金保证;对于非增值作业则应删掉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2)持续改进预算(Kaizenbudget)。在当今全球化竞争环境中,企业经营都致力于持续改进。持续改进预算Igl是一种在最终预算中明确体现不断改进要求并实施所有改进计划的预算方法。
(3)战略预算。战略预算是根据管理的权变理论提出来的,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fi控制系统,应根据不同的组织环境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控制系统,其中一个关键的选择变量就是组织的战略和目标。预算对应不同的战略应有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
(4)价值预算。价值管理是一种正式而系统的管理增加股东价值的方法,它并不是对预算和计划的替代方法,但却为预算编制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价值管理方法认为所有的支出计划都必须经过类似项目评估那样建立在增值基础上的方法来评价,即评价每一项支出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大小。
另外改进预算理论认为应积极利用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通过特定的预算管理软件或是基于网络的预算方法(web-based budgeting)来提高传统预算的成本效益。改进预算理论的基本前提还是认为预算在管理控制中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
另一种观点则是彻底的革命派,其倡导者认为现行预算管理理论与方法弊端丛生,诸如:内涵着集权式的“命令—控制”理念,以历史数据为基础,不能给管理层提供可靠信息,助长企业内部各层级分散化倾向,不能反映客户信赖度等。因此,近两年欧洲一些学者提出了所谓的“超越预算”(Beyond Budgeting)的概念,即采用标杆法、平衡计分卡、流程优化以及战略的理论和方法取代传统的预算.1998年1月CAM-I(跨国高新技术制造企业联合会)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论坛,取名为“超越预算圆桌会议”(BeyondBudgeting Round Table,简称为BBRT )。,来研究用什么方法来替代预算管理系统的问题tiole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