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次获奖的20名小伙伴们也拿到了我们价值2.98万的财务系统工具包,
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这场热闹的背后, 你是否真正捕捉到eleven大忙人投入2周这么久的时间,真正想分享给大家的有价值的事?
是否通过这次活动,从eleven身上看到了一个人成长背后的必然性规律, 理解了支撑他对“事物理解的独到视角”和“睿智的精辟见解”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又是否回过头对自己的成长进行了再思考? 这些启发你的东西是否已经被你兼容并蓄,化为已有? 或许这些才是eleven真正想分享的事吧......
温故而知新,跟着小书童一起,静下心来,再次回顾一下eleven对读书这件事的理解吧!
>>>>>>>>>>>>>>>>>>>>>>>
我先说说策划这个活动的初衷吧,
我在3月初发了一个帖子:eleven的书单2010-2016(亚马逊和当当),很多人浏览,很多人回复,很多人点赞
但是,我很清楚,不会有人真的甚至草草地将那些书名从头看到尾看一遍的,因为,看一遍书名就得半个小时;
即使看了,除了疑惑、赞叹、纠结、甚至羡慕嫉妒恨,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了
那问题来了,我辛辛苦苦发这个书单为点儿啥呢?
我是替出版社推销书吗?认识我的人显然不会这样想,我也没那闲功夫,我们公司也没那盈利模式,
我是来显呗一下自己的学识渊博吗?我也没那么兴趣,这个,知道我的人应该会相信,那些书其实有很多我也没认真看过,
我是在给网友推荐书吗?哪儿有这样推荐的,这也叫推荐书,那你直接去亚马逊网站好了,
当然,我更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有钱任性。。。我对财富的最高目标也就是做个中产阶级,自从创业之后,就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了。。。穷的只剩下信仰
可是,
我可是花了整整2天时间整理这些书单,有的在亚马逊买的,有的在当当买的,有的在京东买的。。。人家购物车、订单详情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既不会给你分类,也不会给你格式化、汇总。。。我要一个一个整理出来,花了很大的功夫
那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发这个书单呢?
有这么几层意思:
1. 很多网友非常关心和好奇,说eleven好像很有学问、很懂财务的样子,那他是怎么来的呢?我也能行吗?
俗话说,要想人前显贵,先得人后受罪!受罪的事儿一般不能轻易跟人家说,这样会破坏了你的高大上的形象,尤其是当老师的、做顾问的,如果学生都知道你是怎么来的,那你就没有权威性了、你就没有神秘感了、你就没有吸引力了。。。所以才有那句话:光看到贼吃肉了,没看到贼挨打!说出来的都是露脸的事儿。
背后的东西永远不为外人到来,我不是这个性格,我们公司也不是这个风格,为了照顾到广大网友的关切,我就原型再现了一把,把我出来创业、当老师开始,买的所有书全部呈现了出来,让你看看我的成长,我们的成长,我的书单只是其中之一,也算比较典型;如果拿出我们的合伙人sun、andy的书单来,也会达到同样效果。
我们的经营理念就是开放、务实,以诚待人,我们经常说,财智东方就是一个样本,如果我们成功了,就意味着我们财务这个群体的成功,因此,与同行分享我们的成长经历和心历路程,是应当做的,算是给关心我们的网友一个交代,我们也没啥道理好讲,只能让你感知,这就是eleven、sun、andy。。。这就是你们一直追随的财智东方,当你看到这份长长的书单,你就知道创业不容易,当老师不容易。。。做任何事儿都不容易,一口吃不了个胖子,要想做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需要坚持和定力,是背后的超出别人的付出,成就了表面的光鲜。。。——别说话,自己用心体会!
2. 看书是学习知识,而买书——是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自己的技能大厦,塑造自己的职业理想,勾勒自己的美好未来
我们做财务分析时常说建模,我是个什么模型呢?正像很多网友给我分析的一样:
我作为一个创业者,如果我想创业成功,我必然要关心别人是怎么创业的,所以,我要看很多创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我要学怎么当领导,我要学战略和定位,我要学避免法律风险。。。
我作为一个财务讲师,我得知道怎么讲课,怎么沟通与演讲,怎么影响别人,怎么为人师表。。。
我作为一个财务顾问,我得知道咨询业务什么特点,项目怎么谈、怎么签、怎么做,怎么管理,怎么赚钱。。。
我作为一个财务专家,我的知道财税知识,我得知道管理会计,我得知道资本市场,我得知道法律
我作为公司的一个合伙人、经营者,我得知道怎么做计划,怎么布置任务,怎么带团队,怎么设目标,怎么绩效考核。。。
我作为一个职场中人,我得懂IT、office、外语、写作。。。
我作为一个常人,我得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做饭、养花、摄影、旅游、听音乐、赏古诗、看漫画、、、
总之,我是个遇事儿爱上网查,想彻底弄明白爱买书的人,所以,
从我的角色,大体可以猜测出来我应该买哪些方面的书,事实上,亚马逊给我推荐的书很准,就是这个建模的分析思路吧?
反向,从我买的书,应该也大体可以勾勒出我的轮廓吧:
如果把我买的书按照专业和功能分类,那么大体上可以看出我的职业特征和我的素质模型,以及我能干什么了
如果把我买的书按照时间排序,那么大体上可以看出我的成长路线和能力爬坡轨迹
如果把我买的书看成我希望自己未来的样子,那么,这些书里面承载了我的梦想,和我的期望。。。
有很多人问我,不知道领导怎么想的,老抓不住他的方向,怎么办?我是这样做的,我做财务总监时也想知道领导是怎么想的,可是没有这个机会调换一下角色,怎么办?我就买一本书学学领导怎么当,学学领导力,学学战略和定位,学学经营哲学,然后我就大概明白了领导怎么想,这个道理一样,这就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模啊
你不断地买书,你就是在不断地塑造自己的素质模型,
你不断地买书,你就会不断地延伸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完善,
我有时候在寻找一本书的时候,恰巧、偶然发现了另外一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把我带入了另一个领域,让我有了更大的视角,对这些新发现的探索,让我拥有了更多的能力,更丰富的思想,弥补了之前单一视角看问题的缺陷,对知识和问题,有了更深的洞察,让你比别人看问题更透彻。
因此,买书的过程,让我开阔了视野,发现了未知,从专业的主干爬到了茂密的枝蔓深处,让我的知识边界延伸到了更深处。。。如果你不买书,你不会有这样惊喜的发现和意外的收获,你也不会拥有相关性领域知识的支撑力,你所形成的知识主干就孤零零地立在那儿,永远都做不到枝繁叶茂,绵延成林
你不断买书,就是在用战略眼光布局你的未来,就是用别人的经验武装自己,就是拓展自己的触角,就是在对自己负责。。。
我想让你知道,我买了那么多书,意味着,我在知识脉络中经常穿梭,建立链接、发现思想,在这种与知识触碰的过程中,思考和设计我的人生。。。我的技能框架和知识图谱,其实是在我买书的过程中,逐步搭建起来的!(而不是在读书的过程中)
你也在为自己的知识大厦建模和添砖加瓦吗?买书吧!
3. 我虽然买了那么多的书,但我从头到尾读一遍的并不多,为什么?
我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一个可供借鉴的逻辑,就是——看书重要,而买书的过程,更重要!
有的时候,当你为了购买一本好书,你仔细的一本一本选(因为时间和金钱几乎对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会认真选择买什么书),挨个儿看简介、看作者、看目录、看网评(即使你没在亚马逊买过书,你只要想想淘宝购物就可以脑补这个场景。。。),不断搜索,看推荐,看相关,看内容相关,看其他人都买了什么相关。。。当我把这些书一本一本都放到了购物车之后,我有时候也会一本一本再清理出去,因为我赫然发现,在我整个购书过程中,已经通过看目录、看样张,看简介、看相关,甚至对有些概念和缩略语、行话还百度了一下,之后——我把脑子中的问题和知识点需求给解决了。。。
因此,我想告诉你的是,买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买书其实就是学习,不必拘泥于书买到手之后的阅读情况
4. 我认为每个人都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型图书馆
我之所以通读一遍的书少,是因为:我觉得,很多书是用来随时参考的,不一定从头到尾读一遍,你得有自己的图书馆。。。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型图书馆?(甚至袖珍、微缩、电子都可以)
我们获取知识有个场景,就是随时产生的问题,最好手头就有书可以查一下,如果这时候手边儿没有书,你就会放下这个问题,而绝对不会想着以后去图书馆查,你通常就会采取其他办法应付了事儿,这样你就放弃了一次接触知识的最佳机会,你就放弃了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历练场景,你就放弃了一次成长的契机。。。构建这样一个图书馆并不需要多少钱,主要花的是精力,你需要精心筹划自己的能力框架和未来,然后买书、参考、阅读、过时、淘汰、再买。。。一个属于你的小型图书馆,会极大地提高你获取知识的效率。
现在书很容易过时,因为,第一,你学的快,你懂了,书就过时了。所以,扔书快绝对是个好事儿;第二,这个时代变化快,知识很快被更新和迭代,你需要与时代保持同步。。。你若生在秦朝,刻一本书需要半年时间。。。
有人没有买书、上课的习惯,为什么呢?给你讲个故事就明白了:
我岳父勤俭持家,到北京来发现我们竟然在交通上花那么多钱,认为太不划算,不值。。。打一次车就够他买一个月的肉,加一次油,就够他换一身衣服,所以,他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看不惯也管不了,就不跟我们住一起,记得他有一次坐公交车回家,我那时候在望京新城住,他老半天才到家,问他为啥这么慢?他说走了很长时间。不对呀,车站就在小区外面啊,他说,坐到头儿走回来的,售票员说这个票价可以再坐两站,他觉得不坐亏大发了。。。
整整落后了一个时代的消费观念,其实,有时候,我们在笑人家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在被后人嘲笑。。。
多买些书,让你的家里成为图书馆吧
5. 我是个财务专业人士,但我对财务的理解,受益于财务之外的知识,我的书多,跟非专业书买的多有直接关系
很多人觉得我对财务的理解比较完整和见解深刻,那这得益于我看的专业之外的书非常多,你从我的书单上可以看到,我对战略、商业模式、经营理念、市场营销、互联网、甚至设计。。。等等领域都有很多的涉猎,这些专业以外的知识和视角,给了我事物之间的链接,让我看大了的完整的图谱,我不在单一地看待财务,因此,也更加清晰地还原了财务的本质
各种知识最后互相打通了,如果不能全部打通,那是因为中间还有断点,你的知识在这个范畴上还不够吧,那就在局部打通,然后再继续,当你打通了一个范围,就可以像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进发了,这就像月亮与地球打通,地球与太阳打通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与银河系打通,银河系与宇宙打通一样。。。
为什么买那么多书?是因为一个专题,有时,为了打通,需要一定的知识密集度,这种情况下的买书不算浪费,当你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你会发现,非常值得!因此,同一个种类买了很多书,这个你不必纠结。有人一定要买一本这个种类里面最好的,——可能没有,但是,你可以多买一些,能达到同样效果,问题还是在于——消费观念在作怪,你觉得买那么多书浪费,你举得那样不值,
如果你没有这样密度的知识接触量为前提,质的变化就免谈
所以,你最好重点看看我买了哪些非专业的书看,也须这个会成为一个你突破自我知识局限、思维局限、视野局限的突破口!
总结一下,回到最前面的问题,我为什么要书单发出来?
我之所以要把书单发布出来,我希望你能理解我上面说的,你能看出我的意思,
但是,我也知道,实际情况,我除了收到一堆点赞,应该不会发生什么,甚至会有很多误解。。。
所以,我跟我们团队的小伙伴说,我既然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我既然有那么多的殷切期望,我既然真的想大家有收获,我既然真的想大家受益,
那么,如何发挥这个作用呢,于是,我们搞了这个活动,希望,这样,你就能把书单看一遍,只要你看一遍,就足够了,对我的画像呢,那个不是重点。。。
关于eleven说的下次活动,我们将于下周开始启动, 上次很多童鞋错过,后悔不已,这次小书童就再给大家提前透露一下,快快准备吧:
很多同学看书,并不仅仅局限于去书店买纸质版的书, 那么,平时你们都用什么看书呢?又有什么独特的看书工具呢? 扫一扫,加入“财智书会”,和eleven、sun一起读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