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早晨睁眼的第一秒起,我们就开始做决策了,是选A还是选B?每个决策通过一条神奇的公式不断给我们反馈或许正面或负面的结果。这些结果组成了我们的人生。为什么有的决策结果好,有的就差强人意呢?是什么决定了决策的质量?接下来将与你分享如何通过改进思考问题的方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做决策的两个基本知识
1、结果比理由重要 做决策的依据应该不是理由而是结果。理由再充分,也不一定能作为行动的依据。理由往往是为自己的行动找的合理化借口。我们一般会为自己的行动找理由,并不是有了理由才行动。因此,以理由为依据的决策往往是一个陷阱。
【案例】 星期一你需要去提交一个重要商务报告。在停车场当你准备把车停进你看好的车位的时候,被一个冲上来的包车党“截胡“了。这时候你是下车和对方理论还是马上到前一个车位停好车上楼去提交汇报呢?
方法一,你很气愤下车与对方理论,因为这件事确实是对方太无理。对方在各种辩解之后请你把车停到不远处的车位上。你的气愤情绪得到了平复同时觉得这样无理的人被自己教训得到很大的心理满足。但是,你耽误了汇报的时间。
方法二,你快速的在就进的空位上停好车,唠叨一句这种人也太没素质了,然后平复心情上楼去提交商务汇报。
这时候你可以想想,是你教训一个不讲礼貌的人重要?还是赶快找车位停好车去做重要的商务提案重要?我想,答案每个人都清楚。
所以,我们不应该觉得自己有道理有理由就做决定。还有一种可怕的情况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道理,但是为了自己的决策合理化,于是给自己找道理找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决策。
因此,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应该看结果而不要看理由。
2、在结果不好确定的时候,将选项换算成价值 对不同的决策进行对比判断时,可以换算成价值来进行投入与收益的比较。
【案例】 当你中午去自己心仪的小餐馆吃饭的时候,门口拍着长龙,服务生告诉你还需要等1个小时才有位。在路的对面也有一个餐馆,只是是那种装修豪华收费贵30%的餐厅,但是有位,我们应该怎么选择?
选项一:在常去的餐馆用餐,耗时1小时;接受嘈杂的环境和高峰期可能下降的菜品质量;
选项二:节约一小时,享受良好的用餐环境,多支付30%的费用。
答案绝不止这么简单。假设你的时薪是100块每小时,选项二的餐费是80元。那么可以简单的计算为结余了20元;选项一餐费60元,浪费一小时,支出160元。这还没完。由于选择方案二节约的时间可以来一个完美的午休大大提升下午的工作效率,这个机会成本是多少可以自己算算。这样通过比较不同选项之间的成本和收益,我们就能够在不同的事情选择当中作出判断。
二、我们在做决策时要注意的两个陷阱
1、忘了考虑“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大多数人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往往考虑不全面,忽略了机会成本。在做决策的时候计算机会成本,能帮助我们对决策质量进行更好的思考和判断。
2、多计算了“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指过去的决策所产生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我们要像经济学家一样,不去考虑已经不能改变的沉没成本,而是面向未来思考,看清楚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情。
【案例】 你花钱买了一张电影票,可是坐到里面一看,这个电影太难看了。可是电影院不允许退票呀,很多人就觉得:算了,钱已经花了,别浪费,还是看吧。
这个时候我们做决定,就不应当根据这些过去已经花出去不能退的电影票钱来决定现在的行为,我们要面向未来思考,不管前面花了多少钱,要看我接下来做什么事情是划算的,更有价值。比如你觉得接下来一个多小时,自己读读书都比看这个电影有价值,那就应当果断地离开电影院,找个地方去读书,而不是考虑沉没成本后把自己困在一个不喜欢的电影院里。
三、做出高质量决策的三个方法
1、寻找第三条路 指除了现有选择之外,主动积极地创造其他更好的选择方案。
【案例】 作者和他的家人出去度假,可是晚上睡觉的酒店里,枕头特别的硬,第二天起来脖子就开始疼。于是他们商量换个酒店,可是结果一查条件好点的酒店,每天的住宿费要多花两百美元,这笔钱,对作者当时而言,可是笔不小的数目,那怎么办?是咬着牙,每天多花两百美元,还是算了,就坚持忍着这个酒店?作者找到了第三个选择,上街自己花了20块钱买了一个新枕头。你看,几十块钱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跳出已有的选项,寻找第三条路。
2、16倍法则 好的决策所带来的收益,可能是一般的决策的16倍。16倍法则告诉我们必须要从事情的重要方面着手,思考做哪些事情是能够产生最大收益的,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是一个好决策的标准。
【案例】 所谓16倍法则,结论是来自于我们熟悉的二八定律。也就是说我们80%的收入往往来自于20%的投入,或者20%的人创造并享受了80%的收入,有一个公司有一百个员工,其中20%的员工产生了80%的收入,而这20个人如果赚了80元的话,每个人就平均赚了四块钱,可是剩余的80个人一共只赚20块钱,平均每个人只赚了两毛五分钱。那四块钱和两毛五分钱之间的效益就是差16倍。是非常重要的。
3、用临界值法则 比较不同选择方案,可以通过计算临界值来分析,即假设不同的选择实现同样的效果时,各自的代价是多少。
【案例】 作者曾经给一个研制艾滋病药物的公司做咨询,当时这个公司就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自己销售这个药呢,还是把它交给专业的大型医药销售公司进行销售?
当时很多人觉得:专业的医药销售公司渠道多,专业能力强,营销的费用也高。所以,把药交给他们,应该会有更好的销售效果。可是,这个大公司的渠道究竟能比自己销售多卖多少呢?谁也说不好。
这个时候作者就用临界值法则帮他们梳理了思路,他就问医药公司:假如把我们的药,交给这些大型的销售公司进行销售,那么这些大型的公司要卖多少药,才能让你和现在自己卖药获得的收入一样呢?结果经过计算,他们发现这个大公司必须卖出现在销量的五倍以上,他们的收入才能和现在持平。公司领导立刻决定:这药不交给大公司了,为什么?原来,艾滋病市场的规模是很特殊和很有限的,按照现在的销量计算,大公司要卖出五倍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用户都没那么多,所以用临界值法则计算后,原本很难做出判断的选择,答案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总结一下:
要做出一个好的决策,首先要具备做决策的两大基本知识:一是要知道做决策的依据不是理由,而是结果;第二,我们对不同决策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换算成价值来进行投入和收益。其次,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不能忽略了机会成本,但也不能总惦记着沉没成本。最后,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要有寻找第三种选择的意识,可以用16倍法则和临界值法则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第四期财智书会活动:【无笔记,不读书】获奖名单公布 往期活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