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几年前,笔者从博世西门子应聘到现在的一家意大利独资的制造企业. 担任IT经理, 后又兼任物流经理。
由于长期在管理严谨的德国企业工作并一直负责流程方面的工作, 有条不紊,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一直是本人大力推崇并倡导的管理手段。 然而进了新公司, 发现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方式大相径庭,和严谨的SIEMENS相比简直是两个极端。
公司管理不规范、运作混乱、投资保守,组织架构不清晰(甚至是保密的),几乎没有像样的成文的流程。 很长一段时间里, 觉得不适应, 老板甚至半开玩笑地和我说:”you must forget your German mentality!”
然而几年下来,公司每年都有不错的赢利,甚至从开业第一年就开始赢利, 业务也在不断地扩大。
笔者逐渐体会到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管理方式其实蕴涵着一些无形的,有序而合理的管理思想, 正是这种思想在潜移默化中, 在特定的发展时期打破了组织的僵局, 激发了员工的创造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其实企业文化本无对错,只有特性。
不同的企业发展经历, 不同的国家背景决定了特定文化形成的科学性, 存在的往往是合理的.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哈佛商业评论文章, 叫做”CHAOTIC MANAGEMENT”, 其中谈到的就是目前不少成功企业独树一帜的”自我管理”的“混沌文化”. 混沌理论属于非线性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混沌理论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中.很多统计显示, 在实现自我管理的企业中往往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法治与人治。 成熟的跨国公司往往依靠的是一套健全的制度和流程体系。 个人其实不那么重要, 因为人只是流程当中的一个环节, 一个角色。 其本身并不能左右这些精心策划的流程的合理性。然而法治最大的弱点就是组织的僵化,官僚主义和员工的依赖性。 由于只需按照规定动作, 很少有人愿意发挥创造性而挑战经过无数实施证明的最佳经验。高度依赖于人治的公司却没有这样的问题。 因为上面没有具体的行动指南, 一切皆靠原创, 靠自由发挥。 员工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 配合充分合理的授权和结果导向的考核机制, 组织显得机动而充满活力。
列入企业文化的FLEXIBILTY。 企业文化都有个性,但仔细研究发现, 很少公司把“灵活性”列入企业文化, 因为有个代名词叫做“混乱“或者”没有规矩“。 但在笔者所在的公司, ”灵活性“却是被大力强调的一项。 由于公司的高速发展, 业务不断地复杂化, 很多情况下公司没有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来处理突发的, 或从未出现的新问题。 打破常规,随机应变是唯一而有效的方式。 记得兼任物流经理后, 曾经在一个月内四次修改仓库管理规定。 这种环境变化的速度,没有灵活性,靠几页纸的规章制度又如何能够应付?
残缺的价值。有个热播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有个和砷拍马屁的情节印象颇深:和砷准备送皇上礼,管家准备了一对古董花瓶。没想到和砷二话没说就摔破了一只。 管家不解,和砷解释说:两个花瓶值一万两, 但是一个花瓶可就值两万两了。可见聪明的和砷当然知道残缺的价值。万事都一样,往往残缺才是最美最合理的。难得糊涂比处处精明更有效。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贤。聪明的领导者往往善于利用或制造一些制度上的缺陷, 让员工发现改进的切入点。 激发和创造组织自我净化的能力。 完美无缺是相对的, 只有提升组织自我改进的能力才是管理的要谛。
快比好重要。公司尤其是销售经常讲个口号:快比好重要。
开始觉得怎么能够没有计划好就做事呢? 时间长了, 才知道现在竞争太激烈已经无法等待我们按部就班地规划, 商机失去了就可能再也无法重现。
所以迅速地做了再说, 做了再完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 更何况本身我们就无法预测到所有的变化, 等到周密计划好,可能环境已不再适合。
销售导向,金钱至上。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利润, 没有利润任何OVER PROFESSIONAL的战略, 规划都是假的。 我的老板绝对是个现实主义者, 一切以销售为导向, 数字决定一切。 且再销售政策上长期有个非常强势的规矩:款到发货。 曾经做过试验给老板发了很多关于管理改善的建议, 无一回复。 但在半夜三更发个发货不力的消息, 5分钟以后电话就从意大利打过来。 可见是如何的“SUBSTANTIAL”!每天从无数电话, 邮件中老板其实牢牢地把握着企业真正赖以生存的命脉:利润。
目光短浅的意义。腰大气粗的SIEMENS比, 笔者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投资极其谨慎的家族企业。 很多计划好的工程在市场有些波动的时候都暂缓或停止。老板经常说:在中国做生意就象在高速公路开车, 稍不留神就可能死于非命。很多时候觉得就象在摸着石头过河。 让员工经常有决策前后不一致, 目光短浅, 缺乏战略性的感觉。 然而这也许恰恰是公司一直赢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真正负责任的职业经理人永远把公司的命运放在第一位, 随时调整战略,归避经营风险。 这绝非是目光短浅,相反这正是一种长期发展的战略。
什么都乱, 用人不乱。待了几年,有个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公司好象什么都“乱”, 但是用人却一点不乱。
员工来来去去,管理层也不断地在调整,公司不温不火地一直在往前进。每次担心的管理断层,群龙无首的局面一直都没有出现。这无疑得力于公司自成体系的选人,用人策略。 在什么阶段应该用什么人其实公司自有章法。事后员工经常发现某些变动其实是长期计划和蓄谋已久的动作。
且公司的文化对性格迥异的员工和管理者有很大的包容性并把员工多样化的差异性恰到好处地揉合成一种创造力和凝聚力。争吵归争吵,最终事情好像也办妥了,组织也在这种动态的磨合中得到有序的发展。
以前的教育告诉我们,人类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然而常有困惑, 如果真到了这样完美的阶段, 人类还有什么追求的目标呢?社会还靠什么去推动?管理也一样,完美无缺的公司其实并不存在。 也许正是缺憾,正是混乱在不断地激发我们改善的决心和动力,在推动企业循序渐进地发展。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找到一个适合企业生存的管理方法,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