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几天看到一本杂志,谈企业的裂变;上周谈及运营商的转型;而本周的热门话题之一又是蓝海。除了这三个话题之外,还有很多文章和书目,谈的都是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也表明了问题的普遍性。相信每个人从这些不同的书籍、观点中,理解和吸收的东西都不同,我先把几本书中体会比较深的东西和大家共享一下:
裂变理论强调企业转型要向细胞学习。首先是要分裂,不分裂就无法成长,当原有的框架限制了企业进一步成长的时候,就要分出一些新的组织出来。这些新的组织由于有与原来的细胞一致基因,所以本质不会变化。另一方面就是要变,如果不变,只是单纯地复制,那么很难想象细胞可以成长为动物或植物。企业转型和发展既要强调裂,又要强调变。
《蓝海战略》谈及企业要脱离竞争惨烈的原有市场,以创新的思想来开拓新的市场。蓝海战略强调企业将视线从市场的供给方转移向需求方,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企业就有可能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如果成功的话,企业将摆脱已知市场的血腥竞争,开创新的市场空间,同时实现“差异化”和“低成本”。从这个概念上讲,没有永远卓越的企业,也没有永远卓越的产业,但是应变和创新的能力会使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找到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产业和企业。蓝海战略强调拓展的时候,不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击败竞争对手身上,而是放在权力为买方和企业自身创造价值的飞跃上,从而开创新的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竞争。
《回归核心》是探讨企业需要思考的“我是谁?”的问题,他的观点是企业过早放弃和过于寻求新的增长会使强劲的核心业务失去动力,尤其对于中国的企业,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评估他们是不是达到和接近了最大潜力,不要失去经过多年积累起来的动力。但是《回归核心》的作者在很短的时间之后,又写了《从核心扩张》,谈企业如何从核心业务开始向外扩张,要解答“我改往何处去,怎样才能达到目的”。本书中的扩张是指企业跨出核心业务,往新市场发展,而与核心业务无关的投资称为多元化。企业转型成功的有以IBM为代表的经营模式向服务模式的扩张;有耐克为代表的以核心实力作基础进入新产品和服务领域;有利用核心资产创造全新业务、全新产品,或者进行地理区域扩张,但是这种扩张一定要以核心业务为中心,离核心业务越远,扩张成功的概率就越低。
而《转型》无疑是这一系列学习“教材”中定位最高的,也是我最推崇的一本书。本书的作者因为撰写了《执行》而名声大噪,但也正是因为强调执行而遭到很多质疑。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意识到战略正确的重要性,明白如果战略发生偏差,执行力越强,则距离目标越远。书中对“转型”这个战略问题的分析非常到位,不仅强调这个时代转型的必要性,还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模式,帮助领导者确定转型的方向和时机。书中的核心观点是要强调要因地制宜,分析自己的外部现实、内部活动、财务目标等,经过多次反复,最终产生经过检验的、可行的商业模式,实现真正意义的转型。《转型》虽谈不上字字珠玑,但是对于正在考虑转型问题的人来说,真可谓振聋发聩。
这些观点各有所长我也想谈一些个人的观点和体会。
首先,实力是实现转型的基础,如果没有雄厚的实力,以及在原有产业中积累的资本,转型是非常困难的。企业转型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主动为之;也有的时候转型是想变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就象当年的国民党军队,虽然被共产党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但在金三角地带仍可以称王称霸。一个领域战败的,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实力,所以在新的领域,他能赢;但是没有过硬的能力,无论在哪个领域作战,可能总是扮演失败者的角色。
其次,转型是整体的战略行为,绝对不能仅停留在一两个人的思想,或者领导讲几句话就可以的。如果转型只是个人的想法,没有成为团队的共识和集体的目标,很难想象转型会成功。一定要自上而下一体转变思想观念,在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提升和调整,才可能最终实现转型。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转型和扩张不能盲目。我们处于一个“要么转型,要么破产”的时代,要有转型的思想,以变应变的意识,但不能轻言转型,转型也要做到有所变,有所不变。转型是很好的炒做题材,但转型是整体的行为,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需要抛弃那些不符合转型思想的骨干、甚至创业伙伴,绝不能草率从事。要意识到,有的时候危机只是暂时的,在行业的潜力还没有挖掘完,匆忙转型会适得其反,使自己迷失了方向,耗去了有限的资源。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什么赚钱就要往什么地方转,这不是转型,是浮躁的表现。
新的一年到来了,我也祝愿IT界能在新的环境下找到自己的生存和成长空间,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