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杨良成会计文化 于 2016-9-17 08:50 编辑
五关守备似铜墙,云长过关须斩将 ——品《三国》,析内控之八:曹魏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 杨良成 曹魏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与措施,从关公过五关斩六将中,可见一斑。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于控制活动进行了这样的表述: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话说曹操在关云长降汉不降曹后,为了收买关公人心,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对关公何等恩宠,但关云长义气为重,听闻了兄长刘备消息,定要去投奔刘备。曹操营中自有规定,曹营不是菜园子门,说进就进,说走就能走的。进有进的规矩,走有走的条例,也就是曹魏公司有相应的内部控制活动与措施。关云长先还想按规矩和制度来,几番向曹操去请辞,但曹操都避而不见,连关云长去找张辽,原来说他投降曹操的说客时,张辽竟然也托疾不出。关云长这才醒悟,按曹魏公司的规定办,“文走”是走不成了,只有强行走,“武走”了。 但关云长“武走”,也办理了相关手续。写书一封,辞谢曹操,差人去相府投递,一面将累次所受金银,封置库中,悬汉寿侯印于堂上,这才出发。还只到北门,门吏挡之。关公怒目横刀,大喝一声,门吏皆退避。这才真正走了出去。 关公这一走,北门门吏先是阻挡,为什么阻挡?若是其他人,会不会阻挡?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也要阻挡,询问。不然关公刚走,曹操刚看毕关公呈书,北门守将飞报曹操:“关公夺门而去,车仗鞍马二十余人,皆望北行。”关公宅中人也来相报。从这一系列的报告来看,曹操在关公宅中安插有人,采取了相关的控制措施,至少可以及时得到关公的信息。而北门的控制,就是实质性的控制措施了,门吏挡之,只不过挡不住关公罢了。即使挡不住,走了,也要飞报曹操。 这里还只是曹魏公司内部控制活动中的一个小细节。曹魏公司的控制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为什么控制。曹魏公司以曹操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法度,肯定不能号令诸侯,约束手下,所以曹操有严格的制度,并且要按制度执行。 比如进关出关,没有曹操的关文,守关将领便不会放行。这种控制措施,首先抵御了外来进攻,同时也让内部的造反或是奸细无处可逃。 关公到的第一关,名为东岭关。把关将领孔秀问:“将军何往?”关公答:“某辞丞相,特往河北寻兄。”秀曰:“河北袁绍,正是丞相对头。将军此去,必有丞相文凭!”孔秀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别人也从这里走,都有丞相文凭才能走,你关公这样大方地走,想必是有丞相文凭,按控制措施办事的,按规矩走的。 哪想到关公回答:“因行期慌迫,不曾讨得。” 没有文凭,那便另当别论了,肯定要按制度和规矩办事。孔秀还是客气的:“既无文凭,待我差人禀过丞相,方可放行。” 关公急了:“待去禀时,须误了我行程。”前说走得急,不曾讨得文凭,此时无奈,跟孔秀说好话,恐误了行程,还请先放行。 孔秀回答得很坚决:“法度所拘,不得不如此。”也就是说,孔秀是个严格坚持原则的人,是按曹魏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执行的,放走了关公,也许就对曹魏公司造成了伤害,或者帮了对头袁绍,等等,这些都是曹魏公司控制措施中为什么不放行的原因,为什么控制的原因,他孔秀不能徇私枉法。 关公这时软的不行,来了硬的:“汝不容我过关乎?” 孔秀在制度面前,也不容威胁:“汝要过去,留下老小为质。” 只可惜孔秀原则性虽强,但本领不强,终究挡不住关公斩将夺关而去。不是孔秀不想控制,实在是他控制不住。 二、控制什么。关公到的第二关是洛阳。洛阳太守韩福急聚众将商议。牙将孟坦曰:“既无丞相文凭,即系私行;若不阻挡,必有罪责。”也就是说,洛阳守将按曹魏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控制,控制的是什么呢?关公之私行。即不能随意进出关隘。 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曹魏公司给各自关隘进行了授权,也明确了各处关隘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关公来到关前向韩福借路而过时,韩福讨要丞相文凭,听关公说没有丞相文凭时,韩福说:“吾奉丞相钧命,镇守此地,专一盘诘往来奸细。若无文凭,即系逃窜。” 韩福的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他控制什么,奉命镇守此地,专一盘诘往来奸细。这是内部控制制度授权了的,他也有相应的责任。只可惜他和孟坦武艺没有关公高强,阻挡不住关公强行夺关而去。 三、怎么控制。关公要过的第三关第四关分别是汜水关和荥阳关。这两关的守将卞喜和王植都知自己不是关公的对手,但曹魏公司又有明令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格遵守与执行,“若不阻挡,必有罪责”,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 前两关虽然采取了控制措施,但并未达到控制目的。所以他们进行了修正。目标明确:不能让关公私自逃窜;风险很大:关公武艺高强,曾经斩颜良、诛文丑,前两关已斩孔秀、韩福、孟坦;评估风险后,采取的措施是智取:汜水关准备酒宴之上,击盏为号;荥阳关准备半夜三更,一把大火,不问是谁,尽皆烧死。可见各关都是综合运用了控制措施,想对关公出关这一事,进行有效的控制。 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挡住关公,包括第五关黄河渡口的秦琪,尽皆被关公斩首,夺关而去。 四、谁来控制。从整个关公过五关斩六将来看,好似控制措施就是每个关隘的守将在落实。其实不然。曹魏公司的控制活动与措施具体到了每个环节,每个人。除了每个关隘都有主将,也就是重要部门,重要岗位,有重要人员进行控制外,其他人员也参与了其中。也就是说,曹魏公司的内部控制,最高层是股东会、董事会的事,到了最基层,是每个员工的事,是全员参与的事。 先看最高层。一路关隘,都是一句话:没有丞相文凭,不能通过。要先禀告丞相才行。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后,夏侯惇追来,“丞相无明文传报,汝于路杀人,又斩吾部将,无礼太甚!我特来擒你,献与丞相发落!” 此时一骑飞来,原来是曹操使者。来使于怀中取出公文,谓夏侯惇曰:“丞相敬爱关将军忠义,恐于路关隘拦截,故遣某特赍公文,遍行诸处。”看来五关之六将,死得太冤枉了,为是丞相公文来得迟了些,早来就不至于死那么多忠心执行内部控制措施的守将了。 但情况发生了变化,夏侯惇问道:“关某于路杀把关将士,丞相知否?” 来使答:“此却未知。” 惇曰:“我只活捉他去见丞相,待丞相自放他。” 夏侯惇此意,丞相原先要放他,是在不知他杀了把关将士的情况下放他的,如今杀了把关将士,丞相放不放他,还是未知数,所以夏侯惇不放他,要让最高层知道具体情况,掌握最新动态。 夏侯惇与关公正战之际,曹操二次派使来放行。夏侯惇仍在丞相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放行,这时张辽来了。 张辽近前言曰:“奉丞相钧旨:因闻知云长斩关杀将,恐于路有阻,特差我传谕各处关隘,任便放行。” 这是最高旨意了。曹魏公司内部控制最高层的决定。自然关公可以放心大胆地走了。夏侯惇也不阻拦了。 再看最基层。从关公出走之时,关公宅中人报,到北门飞报,以及五关六将,还有后来的夏侯惇阻挡,阻挡期间,二使来报,最后张辽来报。光是一个事件,牵动了曹魏公司多少人马、使者与将领。他们无一不是在实行阻挡关公或是放行关公这一内部控制措施。而且无一不在最基层得到了落实,即曹魏公司实行的是全员控制,公司所有的人都参与到了内部控制活动之中。 从另外一个层面进行分析,前面的五关六将所实施的控制,都是自动性的控制,预防性的控制,而后面二位使者的到来以及张辽亲自前往,所实施的便是发现性控制了。 即使曹魏公司的内部控制措施如此严谨,违背内部控制措施的处罚相当严厉,仍然有违背内部控制措施,不遵曹操法令的。 比如关公斩曹军蔡阳后,活捉得他执认旗的小卒过来,问取来由。小卒告曰:“蔡阳闻将军杀了他外甥,十分忿怒,要来河北与将军交战。丞相不肯,因差他往汝南攻刘辟。不想在这里遇着将军。” 从这可以看出,曹魏公司的内部控制并非铁桶一般,而后期曹魏公司归于司马公司,便是其内部控制出现了重大纰漏所导致的恶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