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做过成本会计的人都知道(没做过成本会计的人可能会看不懂,没关系可互动联系细讲),由于有些成本费用是公用性质的导致其成本是无法归入BOM表(指材料成本归集)核算的,比如直接人工、包材、水电、液体类辅料等等,你能说清楚从仓库领出时生产哪个产品哪个批次的且用量是多少?
当然是不可能细化到的,所以会计上就想了个办法:一般通过入库成品的标准工时(实际工时)或入库数量作为分摊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的依据,也就是间接费用的分摊规则,通过此方法成本会计就能把当月发生的所有直接人工成本与制造费用成本分摊到各个产成品或在制品上,当然这也是大部份会计或甚至有些财务主管都坚信套路是这样的,我当初开始入行成本时也是这样认为的,每次成本核算时就去找工程部或生产部或仓库要工时或当月的入库数量来分配间接费用,如果你也是这样做的证明我们还处在成本核算的初级阶段,只能说明对核算的套路掌握了,但我们没有对其成本核算结果的合理性及产品的特性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一句话就是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停留在本本主义阶段,如果你还是按这思路下去你可能会闹出笑话不好收拾的局面,我在这里还是举个例子讲可能会更容易理解我想表达的观点吧
记得2011年刚去一家滑轨的五金公司时,老板说我们有一个17系列的产品以前财务核算出来的成本总是说不赚钱导致业务不敢大量接单(毛利率低业务就没提成的),叫我再去分析下具体原因?通过排查分析发现:
第一,各系列滑轨都是按标准参数报价的、产品60%的成本取决于铁材重量与铁材价格,系列越大则其售价、成本越高,公司亏损的17系列产品属最小系列产品,经核实其重量与材料价格都没有问题,排除报价环节原因。
第二、核实了下各系列产品的BOM表也没发现错误,这样就排除材料成本异常因素。
第三我再去看了下ERP系统的间接费用分摊系数的设置结果发现原因?发现ERP在上线时针对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分摊是通过当月的完工入库数量作为系数分配得出单个产品的人工与制费成本的,也就是说这种方配方法不管你这产品是什么系列还是价值高低其所承担的单个产品的间接成本都是一样的,这是典型的平均主义,假如17系列产品售价是1.2元/个,而36系列是3.6元/个,如果17系列与36系列当月入库数量相同时则本月分摊的间接费用一定是相同的
这就导致一种后果:17系列产品销售越多其成本越高其毛利越低,而实际上是赚钱的只你的核算方法不合理导致虚减毛利了而已,而大系列产品36系列的则会出现销售越多其毛利越高会出现虚高利润的情况,这样的结果就会误导老板得出17系列产品会亏损少接定单多接36系列定单的错误结论,而实际上17系列产品不是绝对亏损的只是我们财务在选择核算方法时没有认真分析产品特性选错了方法而已,后来在我的主导下间接费用的分摊(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一律按入库成品的重量(kg)为系统来分配就正常了。
我个人认为做会计不要以为懂点套路就是合格的会计了,其实不然,要想升职加薪还是要多学、多想、多与同行交流才行,尤其是成本模块其灵活性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