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记者:说来这已经是我个人在近两三年中读到的您的第6本经济学随笔集了,但是,您在这本书自序中说,“经济学其实是一种人生哲学,不是教人发财致富、经邦治国,而是教人正确对待人生的”,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梁小民:我开始学经济学的时候,常听前辈讲:经济学是致用之学,学了就要运用于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但后来发现,经济学看上去讲得头头是道,其实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举例来说,第一,一个人是否成功或发财与经济学毫无关系。有钱的经济学家如李嘉图、凯恩斯,决不是学经济学才致富的。他们有赚钱的天赋,不学经济学照样能赚钱(李嘉图就是在学经济学之前发财的)。经济学学得好,赔钱者大有人在——马尔萨斯、熊彼特就是现实的例子。第二,企业成功与否和老板是否学过经济学也没关系。第一代企业家有多少经济学出身的?第三,经济学也不能经邦治国。经济学家在决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制定政策是政治家的事。 那么,经济学有什么用呢?我逐渐认识到,经济学实际是教人一种思维方法,与其他有用、“没用”的学科一样,重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我们常讲“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就包含了人生态度。经济学的许多道理能让人更了解人生,能够正确对待人生。收入这本《经济学内外》的许多文章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写出来的。我愿与读者分享人生和读书的感悟。 记者:在一般人眼中,经济学是一个高深、专业化非常强的学问,总是和各种各样的“工具”、“模型”打交道,但您写作的这些经济学随笔篇幅不长,也没有艰深的理论阐述,其中蕴含的道理却颇令人玩味。您是如何看待这两者的过渡与衔接的? 梁小民:经济学的道理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在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就要使用教学模型,编制模型,这种方法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并推动理论的发展。但即使在专业人士中,也并不都用这些工具和模型。如获得诺贝尔奖的哈耶克、缪尔达尔、刘易斯、舒尔茨、科恩等人都不用模型。经济学的精华是思想而不是工具。模型仅仅是表述思想的一种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经济学专业人士可以用模型,也可以用文字来交流。 如果让非专业人士了解经济学中包含的思想,就必须用文字,而且是通俗、有趣的文字。在国内外,这种通俗写法的经济学散文式的文章都相当受欢迎。如美国的贝克尔等人都常写这类文章。要写好通俗类文字必须对专业有深入了解,因此,如果立志当一名经济学家,还要从严格的专业训练开始。 记者:“经济学家的眼光”同普通百姓的眼光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梁小民:经济学家看问题与普通百姓的确有差别。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老百姓只想应该如何,什么样最好;经济学家就要考虑现实的限制条件,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例如,我们看到,在众多价格论证会上,百姓代表大都一致反对涨价。这很正常。但经济学家的理性就在于,他们能认识到,涨价不涨价不是社会愿望决定的,要看限制条件。如果需求大于供给,涨价就是不得不为之的,也只有涨价了,调节供求,才能实现长期物价稳定。 记者:我知道,您经常给企业界人士讲课,在您看来,中国企业家最需要“补课”的地方在哪里? 梁小民:应该说,在一个企业没有“做大”前,学习与否没什么关系,“跟着感觉走”就是了。但当企业“做大”时,必须学点经济学。学习经济学不一定能帮你作出正确决策,但起码可以让你少犯常识性错误。学习还是先从“微观”即一般所说的“管理经济学”入手。 当然,就我观察,对中国企业家而言,最需要的还不是知识,而是正确的人生态度。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是一个好人。许多企业家的失败不在知识上,而是在人生态度上,如“大跃进心态”的冒进、对待员工“周扒皮”式的作法、成功之后“不知自己姓什么”、不遵纪守法等等。有很多第一代企业家,往往只有事业的成功,而没有人格的成功。这就需要企业家们更广泛地读书,从提高文化修养开始。 记者:前一段,丁学良先生有关“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的观点引发了很多讨论,您如何看? 梁小民:丁学良先生对经济学界一些不正之风的批评是有道理的,但他把经济学家的标准定得太高了。经济学家无非是个职业,与工程师、演员一样。我认为经济学家有两个条件,一是接受过专业训练(如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二是从事经济学工作,如研究或教学。 在转型时期,浮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作为经济学家应该脱离浮躁,不把经济学专业作为换官、换钱的工具。要专心做学问,做自己本份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