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理人网|财智东方.财务经理人网-致力于财务管理实践、打造卓越财务经理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unjianhd - 

[转帖]集团公司现金流管理控制模型

[复制链接]

41

主题

233

帖子

562

积分

财务副经理

天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2
QQ
发表于 2007-5-28 15:14:00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现金流指标分析体系的设计

作为一个完整的、具有实务操作性的模型,仅仅有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能够对结构进行量化。因此有必要构建现金流指标体系。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现金流指标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发挥着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将现金流管理控制系统结构模型量化,从而形成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流;二是对现金管理目标进行协调,以便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调控、引导和评优。下面首先分析现金流指标体系对应的现金管理目标。

1.现金管理的目标体系结构

传统理论认为,现金管理的总目标是经营现金流量最大化或自由现金流量最大化。这两种观点均产生于利润为中心的财务管理阶段,有其历史必然性。企业最大的、最核心的利润来源于经营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多,意味着其为企业带来的利润也越高,因此在利润最大化目标指引下的现金管理总目标自然可以设定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最大化。但利润最大化可能使企业的行为短期化,管理者为了实现短期利润而不愿投资于可持续增长项目。对它的反思使人们设计出自由现金流量指标。自由现金流量是在经营现金流量的基础上,扣除企业必要的维持可持续经营的资本性投资后剩余的现金流量。因为它是企业经营产生的真正的、可持续的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越大,意味着企业有越多的增长机会,现在和未来产生的利润就越高。自由现金流量最大化产生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下,又可以克服短期性行为,因此逐渐取代经营现金流量最大化目标,成为现金管理的最终目标。随着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一切财务管理活动均围绕现金展开,现金管理总目标不再从属于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最高标准和规范。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由现金流量最大化的目标已不再适用,因为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现金筹集和盈余现金的利用。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系统的总目标应该是企业整体现金流量最大化。

整体现金流量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企业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好,而是指现金流量的利用效率最大化。现金流量最大化体现的是一种行为规范,企业的一切财务管理活动均服从于这一规范。为实现现金流量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总目标,首先要求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有盈余,要能够支持现有的营运资产投资和税款水平,即要实现盈余性目标。盈余的经营现金流量应投资于满足企业增长所需的最低水平的固定资产,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同时,为配合企业持续性战略目标的实现,还需进行必要的研究与开发支出(甚至包括对环境的投资),即实现可持续性目标。此时剩余的现金流量就是自由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可以进行对外投资,但对外投资必须产生现金而不是吸收现金,即投资收益要高于投资成本,否则该项投资决策对企业而言就是危险的。自由现金流量还要能够承担企业的金融债务,以避免企业陷入债务危机而破产。若自由现金流量不足以保证企业现金的安全性,则需进行新的筹资或动用现金储备。在满足安全性之后,如果现金流量仍有剩余,可全部分配给股东或用于提前还款以降低财务费用,从而实现现金流量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终极目标。因此,现金流量最大化的现金管理目标可分解为盈余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三个分目标。图6中给出了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结构(目标树)。

在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结构中,后一目标的达成通常要依赖于前一目标的实现情况,即分目标之间从逻辑上来讲是有先后层次关系的。例如可持续性的实现首先需要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盈余,而现金流量具备安全性的前提是企业能够从持续经营中获得现金。但在现实环境中,如宏观经济周期、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等,某些目标之间在局部和短期中可能会因为某些"冲突"而使这样的层次关系变得并不明显。在经济箫条时期,银行紧缩信用,企业盈余现金首先要满足安全性的要求,然后才可能用于可持续性的增长投资;而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放宽信用,企业可以大量投资于固定资产以促进现金的可持续性,而不用过分担心现金的安全性。在企业战略转型或高速发展时期,可持续性通常排在第一位,为保证未来的持续经营,企业可以用完其本期盈余现金甚至前期的现金储备,也可以另外借入现金、增加追加权益或变卖投资;但在稳定期,企业更关注经营活动能否产生稳定的盈余现金,并足以支付企业债务。由此可见,在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中,现金流量最大化总目标的侧重点在不同环境下会有所差别。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财务管理分目标的优先顺序,并以此作为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标准。

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中,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涉及到企业的现金流量,还与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利润相关。现金盈余性目标的实现除了需要经营活动产生利润外,还有赖于营运资产的流动性管理;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需要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以及环境管理(即无形资产投资管理);安全性目标的达成则需要企业加强对负债的管理和对外投资决策的管理。可见,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利润最大化目标所带来的缺陷,同时还可以指导利润中心模式下有关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利润管理的活动。它将企业管理者的注意力集中到长期现金流上,并使他们专心于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

2.三维现金流指标分析框架

根据上面提到的现金流指标体系的两个功能,可以得知,对现金流指标体系的分析必须与分层、分块以后的系统模型结构相一致,同时要包含现金管理目标的内容,这就构成了包括组织层级维、业务模块维和现金管理目标维这样一种三维的现金流指标分析框架,如图7所示。这种三维的现金流指标分析框架不仅为现金流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现金流指标体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逻辑分析的框架。

现金管理目标维是指在特定现金管理目标下现金流指标水平应该达到的状态,或者是现有现金流指标水平下能够完成的现金管理目标情况。现金管理目标体系的总目标是实现现金流量最大化,下面分为三个分目标:盈余性、持续性和安全性,分目标下还有更多的细化目标。每一个现金管理目标都有相应的现金流指标或指标组合与之对应。业务模块维表示为实现企业的现金流管理目标,生产模块、销售模块、资本支出模块、筹资模块等现金流结构模型中的业务现金流指标所应承担的贡献。组织层级维是指在企业组织的每一个层级,为实现本层级的现金管理目标,业务模块中业务现金流指标应如何相互协调、综合平衡。协调平衡过程中形成的现金流指标可以称为综合平衡型现金流指标。由此可见,现金流指标体系中的现金流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业务现金流指标和综合平衡型现金流指标。

3.构建现金流指标体系

业务现金流指标主要是为与实体流相结合的现金流而设计的指标,它是企业整个现金流指标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对业务现金流指标进行分析时,不仅要了解各业务现金流指标的总体情况,还要分析这些业务现金流指标的驱动因素,以便于进行管理控制。对于销售业务现金流量指标,可以认为其是由销售增长率和应收账款投资变动这两个指标驱动的;生产业务现金流指标主要受成本费用、库存投资和应付账款投资变动的影响;税费支出的大小除了受税率影响外,还要考虑纳税期限的因素;资本性支出不仅包括对机器设备等的固定资产投资,还应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考虑在内;对外投资现金流量指标受投资报酬率的影响;金融债务支出由债务成本和股利支付率来驱动;而筹资变动包括各种筹资方式,如股份发行或新增借款。

在建立业务现金流指标的基础上,按照现金管理的特定目的(盈余性、可持续性、安全性)对业务现金流指标进行综合平衡分析,就可以形成综合平衡型现金流指标,从而实现对企业组织各个层级现金流的综合管理控制。综合平衡型现金流指标是当现金流与实体流发生层级式背离时,为保证现金流与实体流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而设计的。它包括经营现金净流量指标、自由现金流量指标、筹资前现金流量指标和现金净流量指标。经营现金净流量指标意味着公司能够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或支付的)现金数。通过它可以判断在不依靠外部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盈余现金用以偿还贷款、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派发股利以及进行新的投资,因此经营现金净流量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企业现金盈余性的重要指标。自由现金流量就是企业产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在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现金流量。这部分现金流量是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企业资本供应者的最大现金额,因此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可用来判断企业现金流量的可持续性。自由现金流量除了用于对外投资产生投资收益外,还必须向资本供应者支付现金。自由现金流量扣除所有这些项目以后,就可以得出筹资前现金流量的指标。筹资前现金流量是个相当关键的指标,如果企业对外投资不能产生高于投资成本的回报,或者债务筹资成本过高,引发更多的借款以及进入为偿还现有负债而进行再筹资的循环,则最终很可能导致企业的崩溃。(《战略现金流量管理》,基思·切克利著)因此通过筹资前现金流量指标可以观察企业现金流量的安全性。筹资前现金流量如果为负,可以通过对资本/债务进行一定的组合,并利用公司所拥有的期初现金储备来获得平衡;如果筹资前现金流量有盈余,则可以利用富余资金提前还款以减少利息支出等。筹资前现金流量加上筹资变动就得到企业最终的现金净流量指标,它是衡量企业现金管理最终目标的指标。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图8所示的现金流指标体系:

利用现金流指标体系分析企业现金管理控制问题时,应该采用图7中所示的三维现金流指标分析框架,即从目标、组织和业务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而不局限于其中的任意一个维度。企业的现金管理目标可以分解到组织内部各个层级以及不同业务环节中去。例如,为达到企业现金流量的盈余性目标,首先将经营现金净流量指标分解到企业组织的各个层级,设定各层级应该完成的经营现金净流量指标水平(各层级的现金控制关卡)。组织各层级为完成该目标,就必须对组成经营现金净流量指标的各业务现金流指标进行分析,明确销售业务现金流量、生产现金流量和税费等现金流指标应该达到的标准(各业务的现金控制关卡),并重点对这些业务现金流指标的驱动因素进行管理控制。通过现金管理目标的层层分解,并设立现金流管理控制的关卡(包括层级和业务两个维度),最终可以实现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最优化控制。

  结语

要构建企业现金流管理控制模型,以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实务,首先就必须解决模型构建中面临的一些技术难点,尤其是如何将现金流从企业的实体流中独立出来,并对现金流进行网络式的结构划分。本文在这方面作了尝试,通过对现金流与实体流的分析,将现金流分为现金的内部流程、与实体流相结合的现金流和与实体流相背离的现金流。根据现金流与实体流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对应关系,形成企业逻辑上的现金流通道和现金控制点。然后对现金流进行分层、分块、分因素的研究,建立了现金流管理控制系统结构模型,并最终将现金流深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建立与结构模型相关联的现金流指标分析体系,将模型进行量化,从而形成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流,并对现金管理目标进行协调,以便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调控、引导和评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出纳

积分
0
发表于 2007-5-28 16: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开办费的请教

财务BP与传统财务的区别是什么	2022.02.08 (周二)
fasf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