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工作坊的最后一天。下午,是Financial Initiatives,讨论提升财务效益与管理的各种建设性意见。
Bob介绍了他与当地的中国银行共同开发的一项全新产品,T/T Financing,融资汇款。
这是一个零风险套利产品。
整个交易有点复杂,所以在演示中Bob用了动画展示模式。虚线上面的常规模式演示了QSZ支付境外供应商货款最平常的T/T汇款方式,用账上的资金向银行提交支付申请,然后银行划款出去就行了,但这样没有收益。
如果用融资汇款做,就可以凭空产生一笔收益,而且是零风险的。
假设即期,今天5月3日1美元兑换6.493元人民币,在5月3日这一天得到的银行6个月远期购汇报价是6.414,即11月3日以6.414元人民币买1美元的交割价。
假设5月3日要支付100m的美金,用“融资汇款”是这样操作的:
1a、将手头原先准备付款的100m美金按即期汇率转换成649.3m元人民币 1b、将这649.3m存一个6个月的存款,年化利息3.05% 1c、用这笔人民币存款质押,贷6个月的美金100m,利息Libor+400点=4.43%,即11月3日连本带息会还银行$102.22m 1d、买一份6个月远期购汇合同,将11月3日的购汇价格锁定在6.414 1e、用借来的100m美元提交付款申请,付给境外供应商
以上是5月3日完成的操作。
到了6个月之后的11月3日,进入如下操作:
2a、取出人民币连本带利659.2m【649.3 +(1+3.05%/2)】 2b、交割远期购汇合同,按合同约定的汇率6.414付人民币655.57m【$102.22 × 6.414】 2c、将购得的102.22m连本带息还银行,勾销5月3日的美金借款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操作之后,收入与成本如下:
汇率差收益 = $100m ×(6.493-6.414)=¥7.94m 利息差损失 = $100m × 6.493 × 3.05%/2 -$100m × 6.414 × 4.43%/2 = ¥4.31m 整体净收益 = ¥7.94 - ¥4.31 = ¥3.63m 收益率 = 3.63/6.493/100 = 0.56%,千分之5.6
Tim听明白了,这是一个利差与汇率间的套利产品,可以通过远期合同的方式锁定风险,实现无风险套利。但有一个问题,Tim不明白,就问了Bob:这么好的事情,以前为什么不做?
Bob:做这个产品得有两个条件:第一,要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这个没问题,我们QSZ每月要支付上亿的晶圆货款给QAG。第二,远期与即期的汇率要有足够的价差。现在国内外市场都一致认为人民币高估了,远期兑美元会有较大幅度的贬值可能,所以远期合同上反映出较大的汇率差。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市场窗口,每做一笔赚0.56%,以我们一年支付20亿美元的体量算,一年能挣1千多万美元。
这时,全球Accounting(财会)部门的头Edward发表了他的意见:这个产品有一个技术问题,在财务记账上我们有二个麻烦。第一是账上同时出现一笔大额存款与大额借款,而存款是以Restricted Cash(限制性现金)来体现的,这样我们的财务比率会很难看。第二,更麻烦的是这会构成Hedge Accounting(套期保值会计)。你现在演示给大家看的是Economic Profit,经济利润。没错,我不想贬低这个产品的价值,确实,这是真金白银的利润。但这未必是Accounting Profit,会计利润可能会很不一样。我们要在每个期末做Mark to market 的市场汇率对比,来计算潜在的利益与损失。假如是一笔跨年度的交易,是在11月3日做的,第二年5月交割的,那整体3.63m的收益,可能会在12月底的报表上出现1m的亏损,而到5月呈现4.63m的收益。虽然整体上看是一致的,但落到某个期间,财务上有可能是亏的。我们的CEO未必会喜欢这样的东西,因为投资者特别讨厌管理层用复杂的财务概念解释经营亏损。
听到这里,Tim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时,负责全球司库的Greg发话了:我的手下Alex跟我说起过这个产品,从FT(司库)的角度看,我是认可它的专业价值的。但刚才Edward提醒了我另一个问题,因为这个借款的出现,这与花旗银行的全球贷款协议上的排外条款就有冲突了。
大家发完言,Tim起身做了总结:非常感谢Bob的探索。我们今天这个Initiative环节,讲的就是探索与尝试。这确实给了我们一些创造收益的空间,而且一年上千万美元的收益不是一个小数。但是,在账务,特别是司库与现行银行协议的条款上,这个产品听上去有着难以克服的障碍。所以,这个产品暂时先放一放。
Tim说到这里,转过脸来对大家说道:不过,QSZ的这种探索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我希望大家勇于探索,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多与集团职能部门讨论一下可行性,在分公司的局部看来有利可图的交易,站在集团整体来评价,可能会弊大于利。当然,话又说回来,这正是我们每年召开一次这样的全球会议的作用之所在,你看,经过这么一讨论……
Bob对Tim后面的话一点都不感兴趣,不管官有多大,每个人都在证明其行为的合理性。Bob觉得很失败,与银行精心开发的产品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看着明显的收益而不去挣,太可惜了。
这个讨论,让Bob想到了上市公司的种种羁绊。要是和私人老板提议就简单多了:做,有钱就赚。
回来的飞机上,Bob拿出了他的PPT,看了又看,并用笔做了一些修改。直到餐车推过来时,Bob才很不情愿地收了起来,放回了包里。
王丽在一旁目睹这一切,便开始猜想:这Bob会不会继续探索下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