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业索引ffice:office" />
五.一周综述
后金融危机下的经济:
金融危机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似乎经济有恢复的迹象,但是世界的各个经济体和组织却不能达成统一的意见,因为仙子啊在资产市场是V字型的,而在实体市场还是L字型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都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各个国家也是不同。其原因是由于美国不负责任的使用其印钞权,其不断的印钞,然后美国的财政部发国债而美联储在买国债,这样就导致了美元的贬值,世界各个国家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实体经济一个是资产市场,中国由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美元债权,索引人民币要同美元的汇率保持一致,但是这样一来又把中国的资产市场撑大,泡沫过大。而其他国家如果调整利率就会在实体市场付出大家,而美国却在一旁偷笑。现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世界各个国家和组织对美国施加压力,调整美元一币独大的局面,形成一个多元的世界。
中国引领高铁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年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在交通领域,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跟随美国发展了汽车交通,高速路的发展。但是后来发现发展汽车交通对于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同时成本也是巨大。所以现在中国改了交通运输的方针,从汽车交通改为高铁运输,这样解决了能源、污染等问题,同时高铁的运输量是巨大的,再一方面高铁在运输人这个层面上,将地理位置缩短了,你看互联网让信息消失了距离,同样,高铁也将人、实物间的距离大大缩短,比如现在北京与天津就是一个城市,又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都会在地区地理上缩短了实际距离,再扩展一下,高铁将我国的南方与中部与北方地区迅速的拉近,经济会进一步的融合,经济的繁荣也会因为高铁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到2020年时,我国的高铁将达到180,000.00公里,将占全球高铁总长的一半,世界上高铁最长的国家。这样我国的高铁技术和高铁相关产业也是出口到世界各个国家。
欧盟总统、欧盟外长给我们启示:
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却当选了欧盟的领导人,这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各个国家在这个阶段不会把太强势的人推到前面,一个听话的人更利于欧盟的稳步前进稳步整合。现在经济一体化的欧盟出现了总统和外长,以后还会在军事和外交上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权。但其并没有剥夺各个国家的主权,比如教育、财政等权利,这样就有效的达到在合力的地方达到1+1大于2,而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所独特的方面予以保留。这让我们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名言。它道出的只是一个现象和事实,而深层次的我们却没有看到。实际上造成这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现象源于三个逻辑,它就是经济逻辑、社会逻辑和政治逻辑。欧盟有效的组合了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因素,而给予各个成员国最大限度的权利。
与欧盟这样的组织有北美经济区、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以后的东北亚经济区,当然程度上不能达到欧盟那样的紧密,我们探讨的这种组合的原因,其在与市场经济不能真正的在全球范围内达到有效作用,不是市场经济不好,而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国情传统不同造成的。纵观中国的3000年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什么。
六.探讨
金融危机VS迪拜危机VS创新
我们看到的大多是金融危机我们无法预测,迪拜危机我们无法预知。不知说过这样的话的人是否真的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此处不含大经济学家,是那些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财经类节目主持人,以及我们自己),事实上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就预测出来了,还有很多人也预测出来了,这就像是股市,在5000点的时候如果你说它会降到2000多点,很多人都会攻击你,然后你的声音就没有人听得见,然后你也就不说了。
金融危机源于哪里,我觉得它源于没有创新。金融服务陷入困境的原因就是这40年来,世界上的主要金融服务机构没有租出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创新过度!
从1950年——1970年的20年里,金融创新接踵而至,欧洲美元和欧洲债券只是其中两种,机构投资人又是另一种创新。1950年,第一个现代退休金基金——通用汽车基金创立,同时也标志着机构投资人的出现,并引发了真正的退休基金热潮,也将当时任处在金融圈外围的共同基金变成了核心金融机构。几年之内,这个热潮催生了第一家专门为创新机构投资者服务的公司,也就是纽约帝杰公司。几乎同时,后来担任美国驻法大使的哈罗廷,为私人银行家定义了一个新的角色——收购,尤其是敌意收购案的发起人和管理者
20世纪60年代还发明了信用卡。如今信用卡无所不在,已成为“法定货币”。而商业银行之所以能继续生存,大致上也是依靠信用卡。其实商业银行大部分的传统商业贷款业务,早已被新的金融机构吸收了。还有两种穿心,都是奥尔特·里斯顿在1967年接任花旗银行董事长之后推出的。这两种创新几乎一夜之间就将花旗银行改头换面,从一家拥有多个外国分支机构的美国银行,变成了拥有多个总部的全球性银行。他曾说:“银行业不是和金钱有关的行业,而是和信息有关的行业。”这句话几年以后成为了金融服务业的真知灼见,也可称它为金融服务业的“事业理论”。
从那时候起,又过了整整40年的时间来,唯一的创新就是所谓“科学”的金融衍生品。但设计这些金融工具的目的,并不是为顾客提供服务,而是要让交易员在从事投机交易的时候得到更高的利润,同时降低风险。事实上,金融衍生品根本就行不通,因为它违背了基本的风险法则。其实,这些工具与那些好赌成性的赌徒为了击败澳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而专门设计的“科学”方法别无二则,很多交易员都是发现这一点的。除此之外,金融服务也就只有一些小小的进步,及时将过去已经做得相当好的事情做得更好一点,于是业界的产品纷纷变成了大众产品,利润越来越薄,而销售成本却越来越大!
我们的经济理论和经验当然都可以预测到这一点。事实上,金融服务也的发展轨迹,正是两种经典创新理论教科书的典型例子。一个事法国经济学家塞伊在1803年出版的巨著《政治经济学理论》,而另一位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奥地利裔美国人熊彼特先生在1912年的巨著《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到的。
总的来说,金融服务业有三条可行之路:最容易、通常的也是最多人走的一条路,就是继续做一些从前行得通的事情。第二条路则是整个产业被外来者和后起之秀的创新所取代,这就是熊彼特先生所说的“创造性破坏”。45年前,老伦敦金融市场发生了这样的一幕,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期间,除了罗斯查尔德和施罗德公司外,其他所有的主要既然弄公司,都不再掌控在英国人的手里,所有的这些公司都变成了外国公司的子公司。而第三条路就是自行创新,从而达到自我的“创造性的破坏者”。
希望现在人们能够认识到主要问题不再是救火救市,而是去做自行更新。
上山由此而下!
夜空星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3 6:33:2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