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2009大型专题片《80后调查》
对于“80后”,2008年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正名”,让“80后”这个群体从一些有失偏颇的悲观评价中“挣脱”出来。这些身为父辈的主流公众之前也许没有发现“80后”们隐藏的特质。或许连“80后”自己一开始也没有清晰地认识自己。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一代“80后”也迎来自己的集体成人礼,他们中年龄最大的,行将而立;年龄最小的,年已弱冠。这些曾经的小皇帝、小公主,已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所思所想,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为了能最大化地真实反映出这个颇具变化的新生一代,《80后调查》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电视系列专题片的记录手法,使整个节目在创意、拍摄、叙述等多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特色一、注重纪实风格
80后是一个独特的人群,是一个正在经历着成长和变化的人群。因此本片也采用了一种流动的纪实状态,让观众也能感受到这个群体的成长、成熟过程。与那些以回忆性、口述性、资料性、电视片不同,《80后调查》记录下的所有被调查人物都处在现实环境中,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现自我的精彩。节目用大量鲜活纪实影像让观众了解一个个人物,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角度与阅历获取相应的信息,以此表现出整部作品对观众、对“80后”一代人的尊重态度。
特色二、着眼理性思考
《80后调查》虽然注重纪实风格,但作品并没有单一地沉湎于简单的原生态记录。在拥有大量原生态素材的基础上,主创者对“80后”这一群体进行了理性的观察和剖析,邀请著名专家、学者站在专业角度对一些让人们看不惯或不理解的“80后”进行剖析、解读。每集片中都设有两个小段落,观众可以听到不同记者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80后”被调查者进行统一问卷的提问。如:你最近看过的一本书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公众人物是谁?等等。在没有任何倾向性或指向性的提问环境下,让被调查者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中给出最即兴也最真实的答案。之后将这些问题与他们富有个性的答案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多彩亮丽的段落,从而勾勒出“80后”的群体最真实自然的一个轮廓。同时《80后调查》一片另一特点便要算视角的独特,以一代人为坐标,展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是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
特色三、80后各界青年偶像的集中展现。
刘翔、郭晶晶、小沈阳、李宇春这些大名鼎鼎的80后偶像,能够在同一部专题片中展现绝对要算罕见。《80后调查》也将探讨的视角投射到这些更具特色的青春偶像上,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奋斗以及他们所展现的青春光环都被全景式的展现。《80后调查》对于这些青年偶像展示的独特性还在于,他以同龄人的视角、同龄人的感受以及同龄人的疑惑出发,全景展现了这些偶像不可剥离的80后印记。
同时,作为全景记录80后人群生存状态的专题片,将拍摄视角深入到了各个领域的80后人群,这其中有80后人大代表苗族青年歌唱家阿幼朵、酒泉卫星中心的三位80后航天人、在北京奥运会及火炬传递中有突出表现的多位志愿者及火炬传递者、以及海外留学生、80后的中科院博士、身家过亿的80后企业家等,他们共同构筑了80后青年的群体形象。
特色四、 独特的分集方式
以往的电视专题片多是按时间。、按地域、按人群、按行业划分章回,而《80后调查》则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这个人群进行从头到脚的打量。如80后的目光,肩头,手臂,胸怀,表情,心灵,情感,脚步等等,以外在的形象切入,采用类比、象征、比喻表现其内在特质。比如:第一集《基因》从80后出生前说起,从他们身体中流淌着的祖辈的血脉讲起,从孕育他们诞生的那个时代说起,追寻80后的身份,分析其成长过程中遭遇到的变化与不变的因素。第二集《心灵》从80后独特的自由开放的生存环境出发,探寻这个独生子女人群的心灵世界和表现出的处事态度——或游戏,或沉重,轻松中有沉重,沉重中带着戏谑
第三集《目光》讲述了“80后”长大成人进入社会正赶上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他们走出校门就面临着父辈们从未体验过的就业压力。在职业选择观上他们有人清醒、有人迷乱,有人跟着感觉走……他们不仅抉择着自己未来的职业,而且创造出许多父辈们从未听说过的新职业。这一切都反映了80后身上的时代和民族烙印。
第一集 基因 标题:成长 不变与多变
第二集 心灵 标题:生存 游戏与沉重
第三集 目光 标题:职业 抉择与创造
第四集 声音 标题:情感 归属与呼唤
第五集 脚步 标题:理想 助跑与起跳
第六集 肩头 标题:担当 责任与权利
第七集 手臂 标题:知识 圆心与半径
第八集 表情 标题:奋斗 急迫与从容
第九集 胸怀 标题:使命 积淀与爆发
第十集 身影 标题:未来 光荣与梦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6 8:00: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