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跟朋友私下讲话的时候,往往可以通过信任解决疑惑。
A: “……”(说了个什么结论)
B: “嗯?你确定是这样的?”
A: “我昨天在某本书上看到的!”
B: “哦……那本书呢?”
A: “不会骗你的啦!明天带给你!”
B: “好吧……”
可是,一旦你在讲台上,讲的过程中,抑或讲完之后,随时都可能会有人打断你,提出他的质疑。而当你尝试这回答这些质疑的时候,只要证据不在手边,就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哪怕你是对的,也没人相信你……或者至少不会所有人都相信你。
有一次讲课结束之后,有位学生上来问我说,“老师,您讲得不对!XX老师说了,However这个单词不能放在句首!”
“However不能放在句首”?我的脑子里闪过的念头是“这是哪门子狗屁规则?!”万幸的是,我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打开牛津词典,随手就找到一个例句:
People tend to put on weight in middle age. However, gaining weight is not inevitable.
人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会被错误念头占据了头脑,而后对很多显而易见的证据视而不见。其实,当初这位学生听到这么个规则的时候,只要查一下词典就没有后来的尴尬了。但,与我(讲者)来讲,这完全是不可预期的莫名其妙的质疑,幸亏有能够直观地证明给质疑者看的证据。
另外一次,我在台上讲到陈寅恪先生,台下一位听众不屑地插嘴,说,“那个字读que4!”幸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听众,所以才从容相对:陈寅恪先生自己的英文签名用的都是“Yours sincerely Tschen Yinkoh”,所以,没道理把这个字读成que4(见《陈寅恪集?书信集》中收录的一封写于1940年致牛津大学的亲笔英文信)。这些我不可能都记在脑子里,可是我在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上有笔记,所以可以随时调出来。
还有一次,我提到sloth这个动物,说“树懒这种动物……”,结果台下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交头接耳,大致在说那个字应该读作“獭”(ta3)。甚至有些学生脸上竟然露出鄙夷的神色。于是,我就打开韦氏辞典,给他们看这两种动物(獭是另外一种动物,otter)的图片,告诉学生,这种动物为什么被取名为 “sloth”,以及,把“sloth”翻译成“树獭”又是如何地不正确。到最后所有5分钟前曾经露出鄙夷神色的学生们满眼全是“原来如此啊!”的表情。
(后面这两个例子,我在《Sloth应该翻译成什么?》这篇文章里都提到过。而这两个质疑,在那之后遇到过若干次……)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讲者越是新手,越是没有名气的普通人,就会更多地遇到这种情况。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提前为各种质疑做出充分准备,并且把证据全部准备好。这样会避免很多无谓的尴尬,同时也会因此拥有心平气和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