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8-25 18:16:00
|显示全部楼层
执着有时候可以金石为开,有时候则是很愚蠢的,我就犯了这样一来的错误. 当我还在积极努力试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客户对我们不完善地方的看法,其实这时候,我的经理可能忙于其他业务,他可是这个行业的王牌SALES之一,也可能早把这个客户忘记了,毕竟象这样的客户,他还有很多,但对我不一样,这是我的第一个客户,也是很影响我的客户. 除了我的老板不痛不痒的几个回复,我没得到任何人的指导和帮助,即苦恼又感觉很无助,那种感觉是以前没有过的. 虽然前途未卜,但还要硬起头皮自己跑啊,毕竟第一个客户的丢失对我以后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在后半段我的意志和梦想奇迹出现奢望支配着我! 其实事后我才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撤退了,而不是一味的坚持,否则最后难受的是自己,毕竟自己花了那么久的时间和精力而没换回来成功. 怀着剩余的希望,我又出发了,想知道客户对我报价的反馈,也想知道到底是哪个部门再用我们的产品,我又一次把自己与失败联系在一起了. 碰到一个善良的韩国人 在拜访这个公司(简称为D吧)的采购课长时依然是只说价格高了,没多说一句话,在一无所获后,我询问了使用我们产品的部分,决定去看看使用情况. 经过半小时车程,我见到了这个公司的另一个分部,当对方知道是我为了了解产品使用情况及对技术服务的要求后,很热情,让我感觉了一点暖意,因为接待我的韩国人比较随和,我们聊的比较开心,甚至聊到了生活方面,让我感受到以前在日本公司工作时的感觉,心情也舒服了很多.也知道了该公司在这个地方有两个部门,他们的部门使用量很少,主要的使用部门是我最初去的那个地方.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懊恼为什么不是第一次就见到这个韩国人呢,那样的话我就对客户有更多的了解,也就有更为明确的策略了... 你的行为脱离不了你的生活环境 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的人都知道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在百无可措的时候,躺在酒店的床上想起了J市代理商(是另外一个部门产品)好象是J市工商局的领导,也许通过当地中方的关系可以了解客户的动态和对手的情况. 再获得了这个官员的介绍后,我又马不停蹄的跑回了那个客户的所在地,无论如何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即使失败也总要获得点经验吧! 这次努力的结果也很失败,因为是独资企业,县城当地的关系根本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在我焦急万分的情况下,我写了一份报告给经理,经过漫长的一周时间后,经理给我的回复是在我实在等不及回复电话直接给他时,他在电话里说不用担心,他会和另外一个代理去一下,那个代理有关系和这个韩国客户,搞得我有点头大,不知道公司是如何安排的. 在两周时间没有任何进一步的消息后,经理去休假了,总部的老外派了一个临近地区的资深SALES过来支持一下,去客户哪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情. 这个人比我加入的要早一年,业务开展的不错,经验是很丰富的,我也感到心理踏实了些. 他包了车直接从他的区域过来,一路上他几乎没说什么话,都是我在讲我见到的和我的分析,我的心情是急切想他了解现在的困境和困难,希望他能给一些建议. 我们两个人的拜访也是很窘迫,不比我来时的信息多,韩国的采购课长给他说的还是那些不关痛痒的话,价格没有竞争力,也象以前拿出了一两个我们价格不占优势的产品,希望我们回去好好调整一下价格. 回来的路上,他依然是脸色凝重,很少说话,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没办法,我就只有拿出我个人的看法,请他看看是否合适. 我把我的分析讲给他听,希望知道我们不占优势的产品价格能否再调整,如果能调了,把其他韩国人没提到的产品价格稍微减一点,重新报一份再看看他们的反应,也许这是最后的办法了,他也未知可否,只是答应去申请一下. 在即将分手的时候,他可能是出于宽慰我,说了几句公司在业务交接上的问题,我的确感觉没那么沉重了,但依然不能释然 坦诚地说到今天为止,我仍然不知道公司可接受的底价范围,及相关的行业客户,及我们公司在这个行业的影响,竞争对手的行业情况,这些都极大的使我丧失了分析具备的必要条件. 回到办事处,我接到了那个同事的电话,韩国人说的那几个产品我们的价格不能调了...这个答复无疑对我是一个打击,情急之下,我只有请他去找老外申请看能否其他产品给个好的价格,来低偿我们没有优势产品的成本.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不管如何,既然韩国人那么在意成本,那就把总的保价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如果这样韩国人还谈成本就放弃.这是最后的底线. 新的报价拿到了,却没能拿到韩国人的合同,很显然已经不是价格问题了.虽然韩国人决定把公司四分之一的定单我们继续保持供货,我还是决定放弃了. 这个客户的感觉的确是耗尽了我的激情,也让我很以此为耻. 在后来慢慢熟悉了公司的业务后,我知道真正的原因不是单纯因为我个人的问题.总结的因素如下: 公司在这个市场没有任何优势,部分产品性能的确略逊对手 技术服务上没有对手快速而专业 内部沟通不好,很多信息没办法得到分享 个人并不真正知道韩国商人的习惯,喜欢讨价还价,而且喜欢拿出A公司价格低的给你看,把B公司价格低的拿给A公司看,有点象国内一些企业的作法,所以他们一直和我们保持联系包括部门小订单不过是为了让我们的对手降价的手段. 这件事中的一次不精意的和全国经理的沟通,也让我成了这个失败CASE的最倒霉的承担责任人.从此厄运开始伴着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