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理人网|财智东方.财务经理人网-致力于财务管理实践、打造卓越财务经理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紫芽 - 

求助财务内控制度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出纳

积分
0
发表于 2006-11-10 15:25:00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以前的老板将财务部门搞成象个大出纳,前一个月支出的事都做了预算,只要不突破,财务部就不用审核直接支付,超出预算的报局党组会讨论.

对各个经营部门的考核是按利润和以前各期比对,所以在经营不好搞收入进不来时,往往是经营部门拼命挤压成本,这样很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现在来了个新老板,好象对财务还挺懂的,看到了这些弊端,想我们财务部门拟定一套收入与支出的核算体系,一个比较科学的考核办法,一个财务的内控机制.

哦,差点忘了说,我们是国有企业

9

主题

14

帖子

100

积分

会计师

Rank: 2Rank: 2

积分
100
QQ
发表于 2006-11-10 15:27:00 |显示全部楼层
财务BP与传统财务的区别是什么	2022.02.08 (周二)

防控国有资产流失的企业管理改革方案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
北京搏升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 谢旭

当前,国有资产流失与两方面的问题直接相关,一是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另一个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和方式的落后。我们的研究发现,由于后一个问题导致的一些国有企业严重亏损(或者“潜亏”)或出现重大经营管理决策失误,也是国有资产流失或国有资产不断贬值的重要原因。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以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改革同时,还必须进行内部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防范经营性风险。其中,国有企业需要尽快解决三个方面的管理问题,即业务管理授权与风险控制机制问题、应收帐款管理问题和客户资源管理问题。
国有企业亏损问题的特点及原因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初,“三角债”曾一度成为困扰国有企业和银行的一个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解扣清欠的行政措施。尤其是最近几年,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针对银行系统的1.9万亿元不良资产进行了处理,共解决了约1.5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然而,目前银行的不良资产仍高达2万亿元以上。
拖欠问题为什么会变得日益严重? 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近些年来国有企业的亏损及由此产生的债务拖欠。国家发改委的统计表明,截至2005年7月底,仅全国规模以上(500万销售收入以上)工业企业间形成的不良债务拖欠就高达2.3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16.9%。
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问题,我们曾专门对2000多个国有大中型企业拖欠的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拖欠的原因来看,属于政府行政管理或计划等原因产生的所谓“政策性拖欠”仅占16%,而属于经营管理决策失误导致的“经营性风险”高达84%。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亏损和债务拖欠问题已由过去的“政策性风险”为主,变成以“经营性风险”为主。我国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大中型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落后,是造成这种经营性拖欠的根本性原因。
毫无疑问,解决国有企业的亏损和拖欠问题应当研究其产权制度特征。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更为直接和有效的出路在于必须对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在宏观经济研究中,人们往往把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视为一个黑箱,主要关注其外部结果(输出)。债务拖欠问题表面看来似乎是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问题。然而,如果打开企业管理的黑箱,深入诊断拖欠或被拖欠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便会看到,拖欠问题与亏损以及企业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1、企业经营目标失控
深入研究发现,在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如果过分注重销售业绩的增长,虽然能快速扩大帐面销售额,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常常不乐观,应收帐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帐坏帐增加,利润下降。这些问题,根源产生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摇摆不定和激烈冲突。有的国有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急功近利,过度交易。有的职工甚至抱怨说:“领导在任很风光,离任问题一大筐”。
2、 业务承包制带来的问题
很多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层层业务承包方式,包括销售提成制、服务承包制、低价清算制、风险抵押金制等形形色色的方法,然而,这些经营管理方式在追求对员工或管理者的激励同时,往往弱化了企业的责任承担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业务人员垄断业务和客户资源,而且只包赢不包亏。由于业务人员的权力和利益往往大于责任,同时,企业又缺少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其结果造成业务大量亏损或严重的风险损失。
业务承包方式最早出现在一些民营企业中。但是,这种方式与现代大型企业的科学管理相去甚远。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管理改革中简单地模仿这种方法,结果造成经营管理的失控。比如,有的大型国有企业对业务决策人员的权力缺少控制,结果造成严重的风险损失和资产流失。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大企业的规模,个体户的操作,国家拿小头,个人拿大头。”
3、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问题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神经中枢,管理不当会造成企业的现金流不足和净利润下降的问题。目前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前清后欠”,缺少对应收账款的系统管理,应收帐款总量和比例均居高不下。我国大中型企业的账款回收的效率偏低,应收帐款率回收期平均在90天以上,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企业平均45天的水平,而且绝大多数企业应收帐款管理的重点是在“追帐”上面。
研究表明,企业如果在交易之前没有能力对将面临的市场和业务风险和自身的财务风险做出准确的预测和规划,不仅无法稳定地获得预期的收益,而且将失去对资金运行的控制能力。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得企业的财务预算和风险防范机制极其脆弱,一旦发生交易就极有可能被拖欠,呆账、坏账大量发生。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信用能力不强,过多的应收账款导致企业现金流不足、负债率过高,无力对外偿付到期债务。国有企业应收帐款问题形成的不良债权多数以“潜亏”的形式存在。因此,可以说目前我们表面看到的一些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只是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上述由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缺陷而产生的风险损失或国有资产流失,因为属于“经营性损失”,通常找不到直接的责任者,也无法用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解决。
为此,笔者感到国有企业改革要涉及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在触及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等基本改革问题的同时,企业更为现实或紧迫的问题是,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方式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尽快转型,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前一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更多地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而后一个问题则需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进行改革。唯有如此,国有企业才能从源头上控制资产流失或不断贬值的势头并获得新的生命力

欢迎加入财务经理QQ群:27019684。交流经验,学习最新财务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