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财务人如何改变自己 上周四没有来得及听课,今天听了一下重播,有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徐老师总结我们财务人的思维误区既到位又一针见血,同时能感受到徐老师发自内心以过来人的角色想帮我们走出误区。 有句话叫“有钱难买早知道“要是早知道如此,我当初一定不会怎样怎样。有时候我们常常感慨要是在自己职业生涯中能遇到贵人指出自己的不足、帮自己指点迷津那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但实际上当真正有人帮我们指点的时候却未必听得进去,所以我们常常错失了很多提升、改变自己的机会。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财务人很多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擅长当众讲话和沟通,再怎么学也学不会,不擅长打交道,于是只能缩在自己的技能小圈子里自娱自乐,这一缩不要紧,锁住了我们的眼界、视野和胸怀,锁住了我们发展的通道和机会。有些人觉悟得早,及时跳出来看世界走了出来,还有一部分牢牢守在自己的阵地上,慢慢发现自己的阵地越来越小、价值感越来越低。 四个思想误区的归类 徐老师讲的四个思维误区我总结了一下进行归类,一方面偏重于惯性思维,一方面偏重于固有思维。 忙着执行、忽略思考和明确需求、以始为终:思维没有想明白、没有做过多的思考、没有搞明白真正的需求和发现问题的本质而下意识的去做一些举动,所以这两个方面偏重于惯性思维。 我们要厘清为何我们的思维会进入误区,从何时进入了误区,是不是因为思维误区导致了我们的行为不自觉的出现一些惯性,这种惯性行为反过来作用我们的思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武老师和徐老师常说:“当你真正学会提问题的时候你基本已经找到了问题症结和所要寻求的答案。”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真正剖析形成这种思维习惯的原因时,当我们有意识知道这种思维误区已经对我们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时,我们会自觉寻求突破的方法和途径。 比如我们下次在不了解真正需求忙着执行时会有意识的摁下暂停键,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验证一下是否理解有偏差、多沟通反馈自己的理解是否无误后再去规划、动手和行动。虽然一开始不一定会有明显改善,但慢慢会发现了解全貌后对问题的思考深度一定比一知半解来得更深刻一些。 执着于“对”的规则和忽略沟通:凡事一定要讲个清楚明白、论个对错、评个好坏,世界永远是非黑即白的,似乎其他的颜色与我们无缘。因为执着于对错按我们的规则去要求别人,过于较真的个性使我们沟通过程中困难重重,因而不敢再去沟通或者是能少沟通就少沟通(心里的声音里反正找你们沟通那么麻烦,那我出个制度下发就行),这两个方面偏重于固有思维。 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固有思维形成的根源在于职业习惯本身而非天生如此,是由于会计以前的工作特性所导致的,但现在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了,需要我们更多的柔性管理而非刚性管理,需要我们走出来与别人多沟通多了解业务的实质再运用财务的专业工具作用于过程,我们需要与业务和更多的部门建立双赢思维。 改变两类思维的顺序 首先要先改变我们的固有思维,这点很不容易,就好像让一个做了多年的厨师去适应做裁缝一样,完全不同的习惯、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的顾客群体、完全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正是我们许多财务同胞努力想走出来却怎么也走不出来的原因,因为要改变意味着我们要走出舒适区、要革自己的命、要颠覆以往的自己,这对部分同胞们来讲这就如同要了自己的命一样。 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告诉我们适者生存,谁最快适应新的规则谁的生存发展空间就会最大,就像我们以前做会计要打算盘、要手工登帐现在要用软件、要了解人工智能、要运用人工智能工具为财务所用,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谁也逆转不了。 所以,仅仅通过改变别人是难的,但试图改变自己则是容易的,我们还是得从容易的事情做起,从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改变做一些刻意练习,从成长型思维来对抗我们的固定思维。 一旦走出固有思维的禁锢,我们的惯性思维改变起来就容易得多,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工具(一万小时理论、21天养成一项习惯法则、做第三选择),就像学开车一样,这些工具都只是为我所用而已,方向盘永远握在自己手里。 这个改变里我们需要克服自己的懒惰、消极、抱怨情绪,一定要定期复盘我们是走在改变的路上还是又回到原来惯性的老路上了。 改变是痛苦的,但我们看看是否愿意承受不改变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