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败局1》读书分享
关注中国企业的潮起潮落,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现象:一是企业寿命普遍偏短。有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的寿命仅3.7年,而美国企业为8.2年,日本企业为12.5年。二是存在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崩盘现象。所谓“成功3年,崩盘3天”,企业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达成一次令人目眩的成功,然后,却又毫无预兆地以令人诧异的速度直线陨落。
一、解读一夜崩盘原因
1、制度设计的原因。起家靠差很怕,壮大靠制度。 某些草创型企业很像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开得飞快的汽车。这辆汽车的发动机性能良好,然而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就让人提心吊胆:司机往往是一个不爱系保险带的“大胆飙客”,汽车的安全气囊是没有的,车胎、方向盘及各种零件更是隐患多多,乏善可陈。这样一辆高速行驶中的汽车,谁能保证它的安全?
在市场竞争中经营企业,如同一群人穿越一片长满玉米和充满陷阱的玉米地。穿越者的优胜条件是:他必须比其他人更早地到达彼岸,同时,他的手中摘取了更多的玉米。为了实现这个双重的任务,他必须在速度、安全及高效三者之间进行一次次的权衡和抉择。这样的权衡和抉择,其实就蕴含了企业制度设计的全部艺术。
2、缺乏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史一再地证明着这样的一个原理:对一家新兴企业来说,在度过了市场开拓阶段之后,阻碍其成长的最大威胁便是,对财务缺乏适当的关注和没有正确有效的财务体系。一家没有稳定而有效的财务保障体系的民营企业,就好比一辆没有保险带和安全气囊却在高速公路上超速疾驶的汽车,企业的发展越快,在市场上的成功度越高,其缺乏财务前瞻性的危险就越大。野蛮生长。
当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或面临一个新的巨大的市场机遇的时候,它首先要解决的内部问题,便是如何调整原有的财务和资本结构。西方经济学家曾经提供过的一个公式是,销售量或订单量每增加40%-50%,新企业的增长就会超出其资本结构的增长,这时,企业一般就需要一个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资本结构。有专家还建议说,一个成长中的新企业应该切合实际地提前3年规划其资本需求和资本结构,而且这一规划最好是按可能的最大需求来进行。
失败是一个过程,而非仅仅是一个结果;失败是一个阶段,而非全部。
3、市场环境的原因。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中国市场环境的现状,那就是:对秩序的集体破坏以及秩序对破坏者的报复。 吴敬琏先生曾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制度重于技术。与此相似,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个类似的命题:秩序重于利益。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自觉培育企业的道德感及对市场秩序的尊重,已成为所有企业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二、共同的失败基因 1、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这些企业家自身非常自律,但缺乏道德感,把消费者当傻子,漠视市场规则,对竞争对手冷酷无情,功利、不择手段的理想主义者。
草创型的中国企业家群体,在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是“功利的、不择手段的理想主义者”群体,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蔓延着一种病态的道德观。当关注史玉柱、吴炳新、姜伟这一代悲剧人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异的现象。
这些企业家中的绝大多数就他们个人品质和道德而言,算得上是无可挑剔,甚至律己之严达到苛刻的地步。他们的生活都十分俭朴,不讲究吃穿排场,不做一般暴发户的摆阔嘴脸,为人真诚坦率,做事认真投入。同时,他们还是一些十分真诚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进步拥有自己的理想和方案,对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他们中的一些人更算得上是狂热的民族经济捏卫者。
可星,当我们考察其市场行为的时候,我们又看到另一番景象: 1)他们对民众智商极度蔑视,在营销和推广上无不夸大其词,随心所欲; 2)他们对市场游戏规则十分漠然,对待竞争对手冷酷无情,兵行诡异。 3)而我们的公众舆论和社会集体意识又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考量标准,对那些取得辉煌市场业绩的企业家往往无意于追究过程的道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企业家们的功利意识。
这一现象,几乎成为阻碍中国许多新生代企业家真正走向成熟的最致命的痼疾。
2、不尊重规律和规则。 原始积累的每个毛孔都充满了血腥。但当经济或一个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稳定的平台期后,经济宏观环境的道德秩序的建立及企业内部道德责任的培育,便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缺乏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和对竞争对手的尊重,总是不按常理出牌,以伤害大多数按常理出牌的人的利益为前提,通过破坏市场秩序乱中求生获取超额利润。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分裂。所以兵败落难之后,冷眼旁观者、落井下石者居多。
3、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 王石曾经概括过包括他自己企业内在的新兴民营企业的七大特征: 一是企业的初期规模很小;二是短期内急速膨胀;三是创业资金很少或没有;四是毛利率较高,总是找一个利润空间较大的行业钻进去;五是初期的发展战略不清晰;六是创业者没有受过现代企业管理的训练;七是企业家的权威作用毋庸置疑。王石描述出了几乎所有新兴民营企业和草创型企业家先天不足的原因所在。
三、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经济”应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 一是该国拥有量大面广的中型现代企业,它们以蓬勃的生命力成为这个国家经济进步的孵化器和推动力;二是管理成为一门技术被广泛地应用,由此出现了一个就有职业精神的专业型经理人阶层;三是在经济生态圈中形成了一个成熟而健康的经济道德秩序。
如果用这个标尺来衡量,我们自然可以清醒地扪心自问,到底我们离“企业家经济”还有多远?这也正是本书希望表述的最重要的一个观点:中国企业家要真正成为这个社会和时代的主流力量,那么首先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一项比技术升级、管理创新乃至种种超前的经营理念更为关键的工作,那就是塑造中国企业家的职业精神和重建中国企业的道德秩序。
这些企业之所以走向失败,或许有着各自的缘由——偶然的,必然的,内在的,外部的。但一个几乎共同的现象是:他们都是一个道德秩序混乱年代的受害者兼制造者。
绝大多数的企业危机,都是有其共性的,与所处时代、国别、行业无关,失败是后来者的养料。今天的中国企业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理性复归的年代。知识、理性成了新经济年代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台阶,有很多是具有共性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新兴的产业都有自己的狂飙期,有自己的激情年代。
如果我们要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是稳定和成熟的企业,首先要观察的是,它在过去两到三次经济危机、行业危机中的表现如何,它是怎样应对成长期中必定会遭遇到的陷阱和危机的。
不仅使我想起了《桃花扇》中流传的千古名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读完《大败局》这本书,细想里面讲述的一个个故事,一张张面孔,能够清晰地感觉到那个时代的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有多么地渴望成功,渴望财富。他们自身功力不足,急功近利,发展就靠一个字,“骗”,不要脸,没脸没皮地“骗”。 为了“骗”,不惜狠命地砸钱发广告,骗中国人民。看看史玉柱的成长史俨然就是一个骗子的漂白史。“打铁还需自身硬”,果然每个不愿修炼内功的企业都雨打花落去。
败局,败就败在急功近利,败就败在胜者为王却又无法笑到最后。
也正是在这个激情年代中,中国企业界和企业家形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市场运营模式和思维,凭借涌动在激情之中的那股不可遏制的投资和扩张冲动,上演了一出令世界瞩目的中国企业崛起大戏。
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及知名跨国品牌的进入,随着市场的日趋规范及竞争台阶的提高,随着网络时代的道理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中国企业界终于迎来了激情年代的终结,一代草创型民营企业家也将面临被集体淘汰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