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很火呀,我还得参合一下,
我们来仔细体会一下CEO唱的这首曲子为啥难和,
首先我们看在这场戏中的人物角色,在楼主给出的场景中,有三个角色:
一个是CEO,他的任务就是达成业绩,并尽可能降低风险,让企业能持续经营下去;达成业绩是眼前的事情,是个否决性指标;降低风险是未来的事情,而且也是个否决性指标;
另一个是营销总监,他的任务就是完成销售业绩,也就是公司的业绩;当然,他也要尽可能降低风险。但是完成业绩是否决性指标,而风险在公司信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是个无责任的指标;
最后一个是CFO,他的任务当然就是公司的任务,达成业绩,并确保风险处于可控状态;达成业绩这个指标对CFO来讲暂且简化一下,算是个无责任指标,而风险可控是个否决性指标;
现在我们再看看这场戏的内容,
营销总监为了完成业绩,当然了,一定是市场非常不好做的情况下,提出增加客户的临时信用额度,在被允许的情况下,客户也充分使用了这些信用额度。
(解释一下:所谓客户的信用额度,就是发货不付款,等一定时间以后或者货卖出去再付款,对于厂家来讲,就是给销售商铺货底子,这些货底子因积压、质量、售后、周转、试用、账目复杂等各种原因,一般是收不回来钱的,只能退些烂货;所以,铺底的资金将永远滚动进去,这是个巨大的风险,为以后的巨额损失埋下了伏笔)
增加临时信用额度虽然是销售总监要求的,但它是公司的政策,销售总监执行就是了,不需要为公司政策将导致的问题承担太多的责任;CEO之所以同意这个信用额度,应该也是考虑到当期业绩压力太大,恐怕完不成,不得不饮鸩止渴,同意了这个方案,或者说,CEO更希望完成当期业绩,与营销总监默契了一下;
而CFO可能并不同意这个政策,因为根据CFO的经验,这样的政策无疑是美化了当期的业绩,却给以后带来巨大的问题,而作为CFO承担的职责,他必须控制这样的风险水平,否则,一旦出了问题,从哪方面讲,他都难辞其咎。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在这样一场戏中,三个人物角色的不同处境:
增加信用额度完成当期业绩 由此给未来埋下的隐患 弹性压力水平 弹性压力水平 CEO: 约60% 40% 营销总监: 约80% 20% CFO: 约20% 80%
三个人物目标都是一致的——完成业绩,长远业绩与当期业绩的压力总水平是平衡的,但是,如果按照1|0方式决策(非此即彼,决策都是这样的),矛盾就出现了。两票当期,一票远期。
正常情况下,CEO会倾向于完成当期业绩,因为这个是决定性的,虽然CEO不像营销总监那样简单,他必须考虑到长期,但是眼前过不去,长远等于0,这是第一压力;所以,CEO一定会给CFO施加压力,要求通过信用额度临时增加这个方案,来确保当期业绩。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CFO处于什么决策树下呢? 第一,他不好直接拒绝CEO,因为职位做到这份儿上了,都要给面子,不是生死抉择,就要给自己留后路 第二,他不能100%确定那些信用额度就一定收不回来,损失就一定产生,还有个执行问题;经验是过去的,谁说公司管理水平就一定没有提高、经济环境就没有变化呢? 第三,他也担心如果不同意信用额度增加,完不成业绩,被众人骂,自己也会背负另外一个责任 第四,从专业和职业的经验和认知方面讲,他认为这样做是不妥的,只要有一点儿可能,就不能批准
在这种情况下,CFO一般会在这个临时信用额度增加的方案上签字,本来他应该是有否决权的,但是,他一定不会去用的,第四条实际上是被放到决策因素最末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的CFO现在是什么心情呢? 因为CFO所肩负的职责决定的,他要确保风险在可控水平上,现在却有些失控了; 因为职业道德所决定的,他要对得起自己的专业良心,那现在他没敢做他认为本应该要做的决定; 因为职业角色所决定的,他要对股东的长远利益负责,现在明显是放弃了长远利益,美化当期利益
于是,就出现了楼主所描述的那一幕情景,CEO呀CEO,你的这个曲儿我可怎么和呢?(做‘无奈’或‘不知所措’状)
如果你是CFO,在这一场戏中,你咋办呢?
别问我,我不只会像楼主一样‘无奈’,我还会‘惆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