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理人网|财智东方.财务经理人网-致力于财务管理实践、打造卓越财务经理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3

帖子

1178

积分

财务经理

Rank: 6Rank: 6

积分
1178
发表于 2011-9-20 10:09:00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韩铭忠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多年来一直在低迷中徘徊,关键还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要想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必须准确、科学地制定出预算定额资料,运用程序矛盾管理法准确计量和正确记录生产耗费。

机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在社会地位上应该占有举足轻重的席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机械制造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真正能够成为 “航母”的却寥寥无几。该行业多年来一直在低迷中徘徊,除了资金因素外,关键还是内部管理不到位。

多数私营企业仅限于个体作坊生产模式,只是定货、投入、产出、交货四个环节的机械重复。这些企业主大多缺乏做强企业的魄力,又未长着洞察机遇的慧眼,只想着“少投入多产出”,在财务核算方面只知道以收入扣去支出粗算出利润。脑海中根本就没有“管理”这根弦儿。

有些国有企业订货量越多亏损额越大,企业领导不对病根进行由浅及深的挖掘和剖析,只是一味地埋怨合同质量太差。笔者认为,少数订单亏损有可能说是合同质量太差。如果多数订单同时出现亏损,很可能就是企业的成本核算环节出了问题,也就是说企业的内部管理出现了漏洞,归根结底还是这些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

一、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及危害性

1、放眼粗放式经营采用模糊化管理

目前的小型制造企业大多是一些个体作坊,企业主为了节约资金,招聘的职工多半是一些半青半黄的社会闲散人员,这些临时抱佛脚的瓦合之众缺乏稳定性。在靠提高操作技能难见成效的情况下,企业主只能通过加班加点等落后方式创造赢利。由于人才匮乏职工素质偏低,复杂的管理制度操作起来困难较大,而模糊化管理不需要动脑筋,操作简便,谁都能干。这样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低,只要能简单地进行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即可,根本谈不上什么成本管理,因此形成的成本资料更无准确性可言。

有些中型企业虽然有一些管理制度,但由于存在着人情上岗因素,又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配备的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又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复杂的操作同样难于胜任。整张领用的钢板或者整根领用的型材未用完的余料不知道做退库入账,无法使用的边角废料不知道在账面上做回收处理,这样就把整张钢板或者整根型材全部进入了所投产品的成本,同时形成了账外物资。这样形成的成本资料能有什么利用价值呢?总之粗放式经营和模糊化管理是行不通的,只有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资料数据,用来指导生产过程,企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2、用材料采购定额控制材料费用

材料采购定额是按照图纸设计和生产工艺要求采购材料的预算指标,实际上只是采购环节安排资金支出预算的数据来源。完善的采购定额为采购成本的控制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采购浪费。如果用材料采购定额控制材料费用,生产余料和边角废料全部进入了生产成本,必然造成定额标准偏大,根本不可能达到控制材料耗费的效果,用材料采购定额控制材料费用正是模糊化管理指导生产的具体体现,简直是画蛇添足。

只有用准确科学的材料消耗定额指标控制生产用料过程,才能大大降低实际耗用量,达到控制材料费用的目的。因为材料消耗定额是按照图纸设计和生产工艺要求,准确使用材料进行生产应当耗用的材料数量和金额。某种产品领用的未用完的余料和边角废料在账面上分别作退库和回收处理,从而把这部分材料费用排除在该产品的成本定额中。某种产品所耗用的钢材定额总量就是图纸和工艺上的净重。我们可以这样来比较材料采购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如果一种产品需要某种规格的钢板耗用量折合成数量是4.25张,库存还有大约0.75张,理论上应该采购3.5张,实际上半张板是没法订货的,因此采购定额必须做4张板。在金额上材料采购定额是含税价,而材料消耗定额是不含税价。由此可见材料采购定额必然大大高于材料消耗定额。

3、将材料采购权下放给二级经营实体

有的企业为了推进二级经营实体作为市场主体,将材料采购权下放给二级经营实体,准许它们根据生产需要自行采购,这种分散采购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1)分散采购必然造成批量减少,从而导致采购价格上升和企业整体的材料成本攀升。

(2)二级实体缺乏内部控制体系,很容易形成商业腐败。

4、工时定额标准远远偏离实际工时,难于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和实现生产提速

有些企业只把工时定额当成分解工作量、确定一线职工收入分配的定量指标,而忽视了它的控制实际人工耗费、实现生产提速的功能。职工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不是想法修改单位工时工资标准,而是加大定额工时,致使定额工时越来越大,以至于定额工时和实际工时的比率高达300﹪,个别企业甚至达到400﹪—500﹪,这样的定额工时标准怎么能起到控制人工成本和实现生产提速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定额工时是在正常的生产环境条件下,技术水平和操作素质良好的熟练工人完成某项作业应该耗费的劳动时间。定额工时标准应该以这些熟练工人的平均实际工时做为基准上下波动,定额工时标准和这部分职工的平均实际工时的比率维持在90﹪—110﹪之间。定额工时标准不能定得太过苛刻,如果大部分熟练工人经过努力都不能完成的话,必然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 ,起不到奖励先进、提高操作技能、发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的作用,不利于实现生产提速。反之定额工时标准定得太过宽松的话,大部分职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职工就会丧失学习技术提高操作技能力的动力。这样的话,同样起不到实现生产提速目标的作用。这就象众多动物抢夺树上吊肉的游戏一样,肉钩的高度要有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的基础上制定出定额工时标准后,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调整,只有在生产工艺发生改变或者确信整体操作水平大幅度提升时,才能酌情调整,并且要确保标准调整不改变责任工资的水平。比如说降低定额工时标准后,提高奖惩比例等。

5、只考核车间领导,不考核生产班组和一线操作人员

车间领导是生产任务的组织者,生产班组和一线操作人员是生产任务的完成者。车间领导的业绩取决于生产班组和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他们的目标是统一的,他们在行动中扮演的角色犹如人体的左右手,需要团结协作。生产班组和一线操作人员既有获取收入的权利,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只考核车间,不考核生产班组和一线操作人员,必然形成车间领导着急上火,生产班组和一线操作人员无动于衷的尴尬局面,犹如只用左手干活,闲着右手一般。最终造成生产进度的耽误, 招致车间领导和普通工人双方利益同时受损。只有将车间的生产目标层层分解分配到班组落实到个人,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才能在车间内部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人人节约费用”的主人翁意识。

6、辅助工种缺乏考核责任制,容易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

辅助工种是车间内部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个体之间在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他们对企业所做的贡献大小也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只实行岗位工资制度,不按工作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必然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的发挥。

总之,机械制造企业要想打造成“航空母舰”必须从基础抓起,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

二、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必须营造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环境

1、必须有一支人员稳定、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一线操作队伍

企业和职工是两个相互依存、互利双赢的实体,企业靠职工完成生产任务以获取利润,职工从企业获取劳动报酬来维持生计。职工在进入企业工作的同时,企业也为他提供了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机会,只要抓住机遇,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在工作之余不耻下问,就会有丰硕的收获。对企业来说,一线职工人员稳定是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如果职工流动过于频繁,一线队伍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就会失去稳定性,更谈不上不断提高的问题。

2、企业应设置预算部门,配备相应的人员,履行预算管理职能

预算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是:

(1)根据图纸设计和生产工艺制定新订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和工时消耗定额;

(2)根据图纸设计的变动和工艺流程的变化调整材料和工时的消耗定额;

(3)对生产部门反馈回来的生产任务通知单中记载的实际耗费和定额标准进行分析,确定定额资料是否需要修订;

(4)根据一线职工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的变化情况,完善成熟产品的消耗定额;

(5)根据材料消耗定额资料制定材料采购定额,编制采购预算。

预算岗位应本着一岗多人的原则配备人员,通过多人参与好中择优的集体评定方式确定定额标准以防止个人主观臆断出现偏差。定额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视图能力和文化水平,熟悉各工序的生产过程,最好有过生产一线的操作经历。

预算部门的工作同生产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均有一定的业务衔接,必须同心协力、积极配合、密切合作,决不可互相推诿转嫁责任。

三、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必须制定出准确、科学的预算定额资料

准确的预算定额资料是建立完善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航标。预算定额的制定过程必须坚持精细化管理作为指针,想得要精、做得要细,只有经常深入基层考察研究,制定出的定额标准才能准确且符合实际。只有准确并符合实际的预算定额标准才能用来指导生产制造过程。

1、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材料消耗定额资料包括材料定额耗用量资料和材料定额成本资料。材料定额耗用量包括钢材耗用量、配套件耗用量、标准件耗用量和焊材、油漆、气体等辅料耗用量。材料定额成本资料包括括钢材耗用定额成本、配套件耗用定额成本、标准件耗用定额成本和焊材、油漆、气体等辅料耗用定额成本。

制定材料定额成本资料的关键环节是确定材料定额耗用量。钢材定额耗用量总计数就是图纸净重,钢材定额耗用量的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图纸净重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组合每一个半成品的过程。钢材定额耗用量指标是根据图纸设计和生产工艺对下料工序实地观察钻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配套件定额耗用量和标准件定额耗用量就是图纸设计中全部配套件和标准件的需求数量,它的制定过程就是根据图纸和工艺进行统计汇总的过程。焊材和气体等辅料定额耗用量与焊接切割工作量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工作量的大小表现在定额工时标准上,该指标根据单位工时耗用量标准与定额工时标准计算后确定出来的。油漆定额耗用量与每个组合的表面积有关,根据图纸设计中各组合的面积和单位面积耗用量计算后制定出来的。

确定了材料耗用量后,以各种材料当时的单价(不含税价)或者库存材料的账面价格作为标准价格,计算出各种材料的定额消耗成本,计算公式为:

钢材的定额消耗成本=∑各种规格型号钢材的定额耗用量×相应的标准价格

配套件的定额消耗成本=∑各种配套件的定额耗用量×相应的标准价格

标准件的定额消耗成本=∑各种标准件的定额耗用量×相应的标准价格

各种辅料的定额消耗成本=∑各种辅料的定额耗用量×相应的标准价格

2、外购材料、外购铸锻件和委外加工件的定额成本的确定

外购材料定额成本是根据各种材料的定额采购量与相应材料的市场价格(含税价)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为:

外购材料定额成本=∑各种材料的定额采购量×相应材料的市场价格

材料的定额采购量是在材料消耗定额的基础上,结合库存数量统筹计算出来的,钢材的定额采购量是在不扣除余料和边角废料情况下折合为板材的张数或者型材的根数提供出来的。

外购铸锻件、委外加工件定额成本是利用网络资源,按照当时比较中意的协作方的市场价格和质量要求,通过货比三家制定出来的。

采购部门应根据按照各生产实体的材料需求量计划并考虑必要的库存条件下确定的采购计划,通过货比三家的基础上,本着节约采购成本的原则,实行集中采购。坚决杜绝利用商业贿赂导致采购成本攀升的行为。

3、定额工时标准的制定和单位工时工资率的确定

定额工时标准既是分解衡量工作量确认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数量指标,又是控制生产进度实现生产提速的预算工具。机械行业工时定额有现成的国家标准,有些先进企业还有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借鉴过来作为参考,但不能生搬硬套。企业初次制定产品定额工时标准时,应在深入生产一线考察实践的前提下,结合各工序的实际工时资料反复推敲仔细测算的基础上形成备选工时标准。然后在对全体工时定额员制定的所有备选工时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最合理的工时标准作为全厂的定额工时标准。预算部门必须确保每一个生产组合和结构件的每一道加工工序都有相应的定额工时标准。

产品定额工时标准一经确定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但并不是绝对不能变动,定额工时标准应在充分考察实践的基础上随时根据图纸和工艺变动及生产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修订,定额工时标准应在产品加工技术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逐渐趋向完善的。

单位工时工资率是用正常生产环境条件下,技术水平和操作素质良好的熟练工人的月市场工资总额扣除必要的基础工资后,除以他们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应该完成的月均定额工时计算出来的。企业工资调整时,不要调整定额工时标准,可以通过调整单位工时工资率实现调整目标。

4、 加工成本预算的制定和单位工时加工成本的确定

加工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即能源消耗成本)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直接人工费就是一线生产工人的工资。燃料动力费是指作为燃料的冶炼用煤等炉料消耗成本和机器设备耗用的动力用电。制造费用是加工过程中不能直接归属到某种产品的间接费用,具体包括:车间辅助管理人员的工资、折旧费、维修费、机物料消耗、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差旅费和防暑降温费等。

直接人工费的预算金额应根据企业自己的工资结构和职工情况制定。机械行业一线工人的工资结构一般包括基础工资、根据所完定额工时计算的定额工资以及通过责任考核确认的浮动工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基础工资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直接根据职工人数结合正常的出勤情况计算出来,定额工资根据生产计划中确定的产品及其各加工工序的定额工时总额乘单位工时工资率标准计算出来的,浮动工资根据上个月份的责任成本考核结果中确认的数额记入。

燃料定额耗费量是根据工业炉设备应开动时间和每小时炉耗量相乘计算出来的,燃料耗用定额成本是燃料定额耗费量与相应燃料标准单价的乘积。一般情况下,燃料定额耗费量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动的,而燃料耗用定额成本要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在工作任务饱满的情况下,动力定额耗费量应根据应开动的各机器设备的应开动时数与本设备相应的单位小时耗用量相乘计算得出;各加工工序中需要的结构件和组合件的能源消耗量预算金额就是加工该结构件和组合件的设备的单位小时耗电量与该结构件和组合件在本工序的定额工时标准的乘积;动力费用定额根据动力定额耗费量和标准单价相乘计算得出;同样各加工工序中需要的结构件和组合件的动力费用定额根据该结构件和组合件的动力定额耗费量和标准单价相乘计算得出。车间动力耗费定额总量就是当月生产的各产品的所有加工工序的动力耗费总额之和;同样车间动力耗费定额总成本就是当月生产的各产品的所有加工工序的动力耗费成本之和。

制造费用预算根据各项目费用预算金额相加后得出。这些费用项目中,车间辅助管理人员的工资根据本企业的工资结构,按照正常情况下的工资总额确定;折旧费一般情况下在预算年度内是不会发生变动的,只有在固定资产发生增减变化的情况下才根据具体情况做必要的调整;机物料消耗根据正常情况下日常耗费分析确定;维修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差旅费和防暑降温费等根据正常情况下的经验数据酌情确定。

确定了加工成本预算总额后,用当月加工成本预算总额除以车间当月应生产产品的定额工时预算总额,计算出单位工时加工成本预算额。

5、生产班组及一线操作人员责任成本考核体系

生产班组及一线操作工能够控制的责任指标只有制造加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材料耗用量和实际操作工时。制定责任成本时应将这两个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根据实际发生额和定额指标的差额作为他们的业绩,然后按照业绩计算出他们的浮动工资。由于不同班组及操作人员所干工种的侧重不一样,有的可能没有耗费材料,鉴于公平起见,业绩平价最好采用相对量指标即责任成本变动率来衡量,具体计算公式为:

责任成本变动率=【∑(材料实际耗用量-材料定额耗用量 )×预算单价+(实际耗用工时-定额工时)×单位工时加工成本】÷【∑(材料定额耗用量×预算单价)+定额工时×单位工时加工成本】

数值为正,算成本节约,作为工资上浮的依据;数值为负,算成本超支,作为工资下浮的依据。

另外,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凡属于应有加工班组及操作者个人负担的部分应作为质量成本管理,一并纳入浮动工资的计算之列。

对于质量事故的认定应坚持如下原则:

对于加工过程中查到的质量事故,应有操作班组及相关人员负责,能作返修的无偿给予义务返修,发生损失的将应其承担的责任损失份额作为质量成本纳入浮动工资。

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质量检查时没有发现的,或者质量检查后由厂内第三人或者客户发现的质量事故由负责本项检查的检查员承担责任,质量损失纳入本人的浮动工资。

操作者对检查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独立的仲裁部门及人员申诉,检查人员假借质量事故打击报复或者勒索操作者的,一经查实,严惩不怠。

这样可以促使检查人员加强责任心,使他们的质量把更加严谨,避免质量事故的损失。在检查员和操作者之间制造程序矛盾,利用程序矛盾进行相互控制,相互监督,监督成本低廉,失控风险又小。

6、辅助工种的工资浮动考核

辅助工种主要包括天车工和维修电钳工。他们的基本工资一般是执行月岗位工资,也有的是按日工资计算的。正常情况下,不论工作量大小,基本工资是稳定的。前文中也提过,如果不对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难于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形成吃大锅饭的尴尬局面。因此对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给予一定的工资浮动是非常必要的。

天车工的浮动工资应与他服务的班组完成的工作量和自己发生的责任事故挂钩,因为一线班组完成的任务越多,天车工付出工作量也会越多。一般情况下,以生产计划中确定的一线班组的生产工作量(即一线班组按生产作业计划应该完成的定额工时)作为保基本工资的基础,以他们人均实际完成的工作量与人均标准工作量的差额作为浮动工资的基数,并将发生责任事故应承担的责任损失纳入浮动工资考核。

维修电钳工以正常的生产任务能够按时按质量完成作为保基本工资的基础。如果没有按质量完成,按该维修任务的全部工作量作为工资下浮的依据,虽然按质完成,但超过了定额工时的,按照超过的工时作为工资下浮的基数。发生大修时,应按大修任务的工作量及完成效果计算上浮工资。

四、生产耗费的准确计量和正确记录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摸清制造过程中的实际耗费,是成本管理的关键工作。如果实际耗费的计量记录不准确,生成的成本资料必然缺乏利用价值,这样的成本核算还有什么意义呢?

1、材料费用的准确计量与正确记录

物资的入库和出库必须规范操作,具体操作程序是:

(1)物资到达企业时,验收货物并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根据验收结果填写 验收单,采购员、验收员、质量检查员必须在验收单中签章以明确责任。在这里要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不论销售方是否已经开具发票,只要货物验收入库,必须填写验收单。

(2)仓库管理人员对于购进的任何物资均应做到及时登记,通过与采购人员沟通,弄清所购物资的用途(即产品名称),确保入库物资台账清楚。

(3)领用物资时,生产班组及领用人员应及时办理领料手续,根据生产部门下达的生产作业计划填写领料单。领料单中的用途必须按照生产作业计划上所列的产品名称填写(低值易耗品及各种辅料可以不写产品名称),这就要求生产部门严格按照统一规范的产品名称下达作业计划。但是固定资产维修作业领用库存材料的,用途栏目中不填产品名称,而写 “设备维修” 或者“房屋维修”。

(4)生产班组领用生产物资后,应由班组负责人及时记录耗用情况,型材与板材必须在《板材、型材耗用报告表》中详细准确登记。个人领用生产物资后,由领用人记录耗用情况。当月内整体完成某种产品的或者月末截止日完成某种产品的部分结构件或组合件的,应在对未用完的余料和边角废料进行准确计量的基础上经仓库保管员签名确认后填写红字领料单。同时再根据后续产品作业计划,填写蓝字领料单。这就是实践中常用的假退料手续。仓库保管员和领料班组或者领料人对于每一项加工作业(除了带料加工以外),必须有领料单。《板材、型材耗用报告表》的样证如下:

板材型材耗用报告表

年 月

材料名称

规格

领用情况

实际耗用情况

余料情况

日期

领用数量

总面积(长度)

总重量

产品名称

已用材料面积(长度)

折合重量

余料面积(长度)

折合重量

余料去向





















































































保管员: 制单:

说明:(1)下料工序责任人必须据实填写本报告单。(2)仓库保管员根据面积或长度折算余料重量。(3)余料去向应填写“退库”、“剪板机领走”、“数控领走”、“其它班组(班组名称 )领走”。

钢材的余料按照面积(长度)比重折算吨位。具体公式如下:

板材余料的吨位=整张板的吨位÷整张板的面积×余料的面积。

型钢余料的吨位=整根的吨位÷整根的长度×余料的长度

余料量大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过磅方式确认重量。边角废料必须通过过磅方式确认重量。

为什么材料耗用量、余料和废料的重量要由仓库保管员和耗用材料责任人同时签字确认呢?这也是程序矛盾管理法的具体应用。因为耗用材料责任人希望实际消耗量越低越好,然而实际消耗量越低,账面的库存就会越大,实物库存量低于账面库存时,仓库保管员就有下浮工资的风险,因此他们必然尽力确保实物库存不低于账面库存。这样就逼着仓库保管员和耗用材料责任人准确计量材料耗费及余料和边角废料的实存数量。由此看来,利用程序矛盾进行相互控制,相互监督,监督成本低廉,失控风险又小。

(5)产品发货时,仓库保管员必须确保所有材料(包括钢材、配套件、标准件)全部办理领用手续。发货后的产品除了补件外,一般不再出现材料费。仓库保管员在发货过程中发现既没有办理验收手续又没有办理领料手续的材料时,应及时向主管人员汇报。超过规定时间报上材料费用的,应由责任人(验收环节为验收员,出库环节为保管员和领料人)做出书面说明,称述合理理由,经主管人员批准后不再追究相关人员的出错责任。仓库记账员应认真审核领料单,对于应该落实到具体产品而没有落实到的领料单拒绝受理,退回保管员及时更正,直到合理正确为止。

(6)仓库保管员应随时作好物资的发放记录。每到月末,仓库结账后必须进行盘库,并据实填写盘库记录。仓库保管员和仓库记账员必须确保账存、卡存同实物库存核对相符。

2、一线职工收入的公平公正分配和定额工资的正确计算

机械产品不象大多数消费品那样,一天可以生产成千上万件,因为它们的生产周期较长,一台设备的制造过程可能需要半月二十天,甚至两三个月。在这种长周期加工行业中,用台件等数量指标量化完成的工作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就需要按照生产工艺对制造过程划分时段,用时段来衡量各个工序各个加工件的工作量,而定额工时标准正是用来量化这种制造过程时段的最科学、最合理的指标。因此一线职工完成的工作量和收入分配也是以定额工时标准来度量的。个人作业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在不同职工之间分配已完成的定额工时,但是如果操作同一台设备的两个以上班次接力加工同一个工件时,就需要协商分配完成的定额工时。有些工序单独一个人无法完成某项作业,需要若干名职工同心协力、并肩作战,这种工序称为集体作业工序。所有集体作业工序均需要在参与作业的职工之间分配已完成的定额工时,而定额工时分配结果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分配方法应本着公平、公正、因事制宜的原则,充分体现“多劳多得、高能力高回报”的精神,结合实际操作情况灵活选择:可以在班组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职工本着保质量、保进度的目标自由结合承接生产任务,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定额工时的分配;也可以采用民主评议方式,将视图水平、操作能力、劳动态度、实际出勤等分别制定不同的系数,计算出每个人的综合系数,按照综合系数在职工之间分配定额工时;为了方便班组长指挥班组成员,也可以在按照平均完成的工作量和适宜的系数扣除班组长的定额工时后,将剩余的定额工时由班组长在其他组员之间做出初步分配,再由相关的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后确认;还可以由处事公正的了解班组内部操作状况并且对该班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进行考核的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分配;当然也可以采用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方案。

一线职工的定额工资是根据完成的定额工时和标准的单位工时工资率计算出来的。定额工时分配结果定型后,就可以计算这些职工的定额工资了,定额工资的计算必须准确,因为它直接关系着直接人工成本的真实性。

另外,一线工人在出勤过程中中断生产,利用非生产工时完成了一些临时工作,这些工作没有定额工资,应当按照企业的应有的规章制度计算相应的特殊任务工资。参加售后服务的一线职工在服务期间除了必须保证的基础工资和最低社会保险费外,还可以按照企业规定的标准领取售后服务补助。当然这种补助必须和用户的满意程度挂钩,根据用户签字盖章的《售后服务信息反馈评价表》确定售后服务的水平,并按相应的水平领取相应的补助。出差补助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作为三包损失记入产品销售费用。

3、实际工时耗费的准确计量与正确记录

由于定额工时可以衡量生产任务的工作量,因此可以用某种产品累计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占该产品工时定额总量的比例计算生产进度。完成一定量的定额工时,操作班组或操作人员耗用的实际工时越少,说明工作效率越高。反之,在工时实际耗用量一定的情况下,完成的定额工时越高,说明工作进度越快。这样,实际工时耗费越来越少,在任务饱满的情况下,完成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进度就会加快。因此生产管理中,可以把定额工时标准作为生产进度的预算基础,对实际工时耗费量进行考核,促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由于定额工时标准可以用来衡量生产进度,因此生产管理人员安排生产计划时,应根据定额工时标准确定计划完成时间。生产管理人员制定出生产作业计划后,应将规范准确的生产任务通知单下发给生产班组。生产任务通知单中必须记载的栏目信息有:规范的产品名称、组合件名称及图号、各种材料的定额消耗量及实际消耗量、定额工时标准、开始时间、要求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实际工时耗费、质量检查情况、每一个项目名称必须对应的责任人签字等。一线班组承担的维修任务,在生产任务通知单中不填写产品名称,而用“设备维修”或者“房屋维修”等字眼代替。由于各种数据来源渠道不同,必须通过内部网络传输、接收。各种材料的定额消耗量和定额工时标准通过接受预算部门的定额资料实现,开始时间和要求完成时间由生产管理人员打印前录入,各种材料的实际消耗量和实际工时耗费、实际完成时间暂时保持空白,在完成生产任务后,由相关人员填写。质量检查情况也暂时保持空白,待完成质检工序后,由检查人员如实填写。预算资料和生产管理资料必须通过管理软件相衔接。

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生产过程中实际工时耗费的计量制定相应的流程。如果企业人员配备过少,工作难于做精作细的情况下,可以简化计量流程,以相关人员填写的实际完工日期和开工日期计算的差额作为实际工时耗费。用实际完工日期和要求完工日期的差额作为工时超支或节约。假如企业可以做精做细,生产过程中的考勤记录又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实际工时,由生产管理人员核定后确认并填入生产任务通知单。只有在当月截止日前交检合格的结构件和组合件才能记入当月的定额工资和实际工时耗费,当月截止日尚在制造过程中的结构件和组合件的定额工资和实际工时耗费在交检月份确认。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工时耗费在班组记录汇总的基础上由生产管理人员核定后确认正是程序矛盾管理法的具体应用。生产班组和操作人员总愿意少记实际工时耗费,假如实际工时耗费虽低、但生产进度不能和实际工时耗费下应该完成的实际工作量相匹配的话,就要因生产管理不力为由对生产管理人员给予工资下浮的惩罚。从而这样可以逼迫他们增强责任心,使他们的工作作风更加严谨,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创新。另外中断时间和非生产工时不应计入实际工时耗费,而维修工时必须计入。生产管理人员在组合件和结构件交检合格后,应及时收回生产任务通知单,然后将实际材料耗用量和实际工时耗用量录入生产任务通知单管理系统,供预算部门传输回去分析研究。

统计人员对收回来的纸质生产任务通知单进行分类汇总。按照姓名汇总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并根据定额工时资料计算定额工资作为编制工资单的依据;按照产品名称和费用项目汇总定额工时和实际工时耗费,将产品工时资料作为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的基础。根据实际出勤情况确定实际工时耗费的情况下,按职工姓名汇总已完成的定额工时过程中应同时汇总他们的实际工时耗费,作为责任考核的基础资料。根据实际完成时间确认实际工时耗费的情况下,按照班组汇总实际工时耗费,作为班组责任考核的基础资料,将班组考核的浮动工资总额按照定额工时的比例分解给班组内部的操作职工。

4、成本计算过程中需要规范的事项

机械制造业成本核算过程中,企业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千差万别,有的企业缺乏规章,成本计算相当不规范,必须加以明确改进。

(1)费用的分配

费用分配的方法五花八门,拿辅料费用的分配来说 ,有的企业按照实际工时耗费比例分配,有的企业按照钢材的实际成本比例分配,也有的企业按照钢材的实际消耗的吨位比例分配。笔者认为,辅料费用的分配应本着因事制宜的原则,考虑与定额成本制定口径相吻合的基础上,选择比较合理的分配方法。焊材和气体等因与焊接切割的工作量有关系,最好按照焊接和切割工序中各产品发生的实际工时耗费比例进行分配,如果焊接和切割工序中各产品发生的实际工时耗费没有单独统计,可以按纳入当月统计资料的在制加工件和结构件分产品汇总的焊材和气体的定额成本比例进行分配。油漆费用按纳入当月统计资料的在制加工件和结构件分产品汇总的油漆费用的定额成本比例进行分配。

(2)维修费的相关问题和制造费用的分配

维修任务领用的各种材料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的维修费项目内,一线工人承接的维修任务应按维修作业发生的实际工时耗费为基础承担相应的燃料动力费和直接人工费用。也就是说,生产的所有产品和维修作业按照实际工时耗费比例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和燃料动力费,其中维修作业负担的部分记入制造费用科目的维修费项目内,维修作业承担的委外协作加工费凭发票报销后直接计入制造费用科目的维修费项目内。

制造费用按照生产的所有产品所耗费的实际工时比例分配,维修作业不负担制造费用。

(4)售后服务人员的工资问题

售后服务人员工资单中的工资额(包含企业贴补的代扣保险费用)纳入直接人工费用参与成本计算。他们的售后服务补助与发生的补件成本记入企业的“产品销售费用”科目的三包损失项目中。为了便于考核,三包损失可按产品名称分设三级明细科目。

5、生产耗费的计量记录与责任考核资料的衔接

在领料环节,领料单是成本核算员计算实际材料费用的原始凭证,对班组进行考核主要是依据按生产任务通知单汇总出来的班组责任成本考核表。因此领料单和生产任务通知单是不可合二为一的。当然板材的填制依据都是板材型材报告单。而产品实际工时耗费的计量直接依据生产任务通知单,成本核算中非材料费用的分配主要是依据按生产任务通知单汇总出来的产品实际工时资料。对班组进行考核还是依据按生产任务通知单汇总出来的材料耗用量和工时耗费差额计算出来的班组责任成本考核表。

2010年4月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动力机械厂)

作者简介:韩铭忠,男,1970年出生,河北省平山县人,会计师。199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会计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石家庄市动力机械厂工作,曾长期负责会计核算,新财务体制实施后,兼管厂内银行开始接触财务管理。2004年起专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他擅长会计核算、报表编制与分析、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工业统计等专业技术工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过《实行产权改制时不要忽视企业自身管理工作》、《浅谈内部职工借支公款业务的账务处理》和《改制后的企业应当推行“会计统派制” 》等文章。2009年8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过个人专著《企业会计实战战术》。

4

主题

86

帖子

244

积分

高级会计

卿本俗人

Rank: 3

积分
244
QQ
发表于 2011-9-20 11:01:00 |显示全部楼层
财务BP与传统财务的区别是什么	2022.02.08 (周二)

沙发

好文章啊,怎么没人顶

CFO,我的中期目标,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7

帖子

509

积分

财务副经理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09
发表于 2011-9-20 11:54:00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5大层面对话老板,让老板更重视财务(2022.01.15 周六)
太长 太书面语,要是再通俗些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2021

积分

财务副总监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21
QQ
发表于 2011-9-21 11: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5大层面对话老板,让老板更重视财务(2022.01.16 周日)
好文章,要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8

积分

会计员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11-9-27 15:27:00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以数据分析助力业财融合,提升财务价值(2022.01.16 周日)
看着很累,但是看完还是能学到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3

帖子

1178

积分

财务经理

Rank: 6Rank: 6

积分
1178
发表于 2011-9-28 14:18:00 |显示全部楼层
财务BP与传统财务的区别是什么	2022.02.08 (周二)

各位老师各位网友你们好!我是《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的作者韩铭忠,在此首先感谢财务经理人论坛为我搭建的这个与大家交流的平台,同时感谢各位老师和网友的关注和支持。本文是我日常核算和管理中累积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只想通过媒体将这些经验公开,供企业管理层借鉴。最初考虑在杂志上发表,后来得知杂志上发表文章已经收取版面费了,说实在的我没有财力也不愿意缴纳版面费,我也不相信靠收取版面费生存的杂志的公信力,那种不管文章内容好坏只要交钱就发的杂志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我不需要什么职称,即使要评职称有《企业会计实战战术》一本书也就够了,何况还有早年发表过的几篇文章呢?我只是为埋没好文章的行为感到悲哀和痛惜。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探讨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体制,从预算定额资料的制定到生产耗费的计量记录各有一套管理方案。尤其我提出的程序矛盾管理法可供企业经营管理层设置岗位职责时借鉴。由于题目范围较大,因此内容也比较冗长,但所有内容都是缺一不可的。鉴于管理行业的严肃性,所有管理方案都使用了专业术语,可能外行们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敬请谅解。

从文章公开以来的情况看,关注者有一些,但是探讨者很少。管理方案必须可行才有其使用价值,一个人创造出来的东西总会存在着漏洞和不足,希望网友们仔细阅读,对文章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发表建议和评论,笔者本着客观求实的态度对大家提出建议和评论在实践中进行验证,管理方案只有在争论和批评中不断吸取精华才能得到完善。

两天前,我厂一位维修工在看到本文后,对维修工的考核方案提出质疑,他说“一个维修工每一天检测维护设备,把故障消灭在萌芽中,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表面上看没有神业绩。而另一个维修工每一天忙忙碌碌维修设备,业绩显赫,哪一个维修的业绩由使用价值呢?”他的建议的确有道理,维修电钳工和装配电钳工工作思路和工作性质是有很大区别的,装配作业是以图纸和工艺作为指导,基本上是直来直去,工作量也容易计量。而维修作业是在出了故障后诊断病情对症下药。因此维修作业的考核确实应该做具体分析,针对各种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方案。

日常管理中,责任成本确实可以分解到每一台设备,甚至每个操作工,被一个责任主体都有自己的责任成本,其中的可控成本归自己负责,不可控成本归控制人负责,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以最小的责任成本实现产能最大化,但前提是生产任务任务必须饱满。

最后希望我们的会计同行们推荐自己单位的企业管理层和自己身边的一线操作工参与本文的讨论,同时爱好会计工作的朋友们对我的专著《企业会计实战战术》展开讨论,对错误进行修正,以便再版。

谢谢大家,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52

积分

会计员

Rank: 1

积分
52
发表于 2011-9-28 19:51:00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财税顶层设计(2022.01.15 周六)

简简单单就是真,言简意明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45

积分

会计员

Rank: 1

积分
45
发表于 2011-10-2 01:27:00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安】7大模块,带你一站式掌握“财税体系建设”精髓(2022.01.16 周日)
今天太迟了,看了开头,是不错的文章,收藏起来明天学习,辛苦了,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45

积分

会计员

Rank: 1

积分
45
发表于 2011-10-2 21:03:00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5大层面对话老板,让老板更重视财务(2022.01.15 周六)

确实不错,不过不是很适合我,我的是摩托车仪表生产企业。里边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

帖子

180

积分

会计师

Rank: 2Rank: 2

积分
180
发表于 2011-10-10 07:59:00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5大层面对话老板,让老板更重视财务(2022.01.16 周日)

感觉LZ分析的很有道理。。。。。。确实吸取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