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财务经理人,享用更多功能,成就财务总监之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读三国演义,神飞九天,时而击节,时而扼腕;读水煮三国,是一种麻辣的快感,过了就剩下了回味;读过品三国,则是开启了另一扇更大的天窗,让井底之蛙的视界更宽广。三国演义是作为精神享受茶余饭后看的,水煮三国则作为从做事学管理的办公休闲的读物来看,品三国则是图书馆或者课堂上看得用来学习分析方法的。一如茶,可品可饮,可烹可泡,氤氲中,百般人百般心境得百般滋味。
花了一个半天读易中天的品三国,确实感受到教授的知识渊博,旁征博引,虽然看的文字版也能感觉到演讲时候的口若悬河,夹杂嬉笑怒骂印象中文学类的教授大都是讲起话来口若悬河的,就是俗说的能侃。晚上接着看了易的博客文章《我的历史观》,如同品三国把当时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环境联系起来逐一分析一样,弄明白了作者的观念,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作者的作品所表达的意思。
站在现在的高度去评判历史,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已经有定论了,也是可以不负责的事情。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到了罗马了他会分析为什么这条路正确,为什么别的路不好等等等等,这就是典型的按照结果来推断过程,说得没错,说得有理,但是说得不靠谱。“事非经过不知难”,几十万军队辛辛苦苦几个月打下来的仗可以短短几个字就分析了成败原因一二三,我始终偏执认为这种纸上谈兵的作法是无边无沿的嘴里跑马,两个字概之---扯淡。对此书的态度是只学习分析方法不评论问题是非(并非接受或拒绝)。
这些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道德与成就是否相关或者是否必然关系,想就此发起讨论又感觉话题有些敏感,所以一直处在忐忑中。所以读品三国不免思想偏向了此处。作者以现在的思想将三国的事件重新进行推演,对关键人物从人的角度剔除掉神或妖得完美形象进行剖析,从高高在上光辉四射的明星还原成邻家姐姐的形象,还是需要冒不少风险的。对曹操的形象再定位是出彩的地方,纨绔子弟成长为奸雄,奸与雄并存是符合当时历史环境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论点很容易让人设身处地的想了就恍然大悟并深表赞同。每一种观点的形成都是在他的环境或者说影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判断力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所以,对与错很难有清晰的界限。不敢深入去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很怕钻牛角尖不能自拔。
人确实是一个复杂的动物,有喜怒哀乐,辨是非善恶。一部三国,可以说是心理学的绝佳教材,战争寥寥数语,言论则长篇大幅。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最复杂的,诸子百家,儒道释等等等等,百花齐放的理论所造成的是无所适从,少则的多则惑,如同拥有两块手表就无法确定时间一样,主流思想的缺失则造成了价值观的多样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有对的原错有错的由,说对就对说错就错,一切尽由人定。作者对个中人物人性的分析以及其间利益的牵扯是很详尽的,不一棒子打死,这个视角对于系统地看待事物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读史知兴衰。虽说历史已成定论,但看历史的过程,却是偶然与必然交织形成的,缺一不可,所以就有了造化弄人的说法。牛根生曾经禅意的说了一句话,做企业做好了是运,做不好是命。(火总也有一句话,尽己所能,听天由命)。确实命运也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东西。如此回头再看三国片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淘尽、浊酒、笑谈几字更是让人几分唏嘘。
如同一则评论时下电视剧所述, 1644年,满清入关,从此,为中国的电视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一部三国志/演义/评,给中国的图书市场繁荣也做出了贡献,造就了n个富翁。
稀里糊涂一口气写了这么多,自己回头看了看,不仅哑然,可以用《出师表》最后四个字来形容此刻心情吧,留个悬念,有兴趣的自己察看是哪四个字了。
|
|